距離國家發改委確定的“2月底必須簽定電煤供銷合同”最后的日期已經不足一周時間。煤電雙方的價格博弈還在持續著固有的僵局。
曾有分析人士認為,本輪煤電僵局的主要責任在電力企業,尤其是由一些大型的電力集團組成的采購聯合集團不想接受電煤提價。
盡管煤電這兩個行業的博弈還在持續,但卻有另外的跡象表明,以地域為主的談判正在悄然開始,談判雙方也是明顯的分為產煤區以及貧煤區。只不過還并不能確定是否將打破目前的煤電僵局。
電煤市場化下的新利益格局
2006年國家對電煤市場的放開讓國內的產煤大省無不歡欣鼓舞,在他們看來,終于是等到了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華東煤炭銷售聯合體秘書長鄭勇在其報告中所列舉的一系列數字,讓我們看到了這些省份興奮的原因。根據他的分析,在2005年,安徽省內重點電煤和市場電煤之間的價格差超過100元/噸,比真正的市場煤炭價格則低200元/噸。僅此一項,該省四大煤炭企業即減少銷售收入26.8億元,和市場價格之間相比,減少更達40億元。
不只安徽如此,同為產煤大省的山東、山西等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曾參與煤炭價格政策設計的山西省社科院能源所所長王宏英認為,“市場經濟體制已經初步建立,煤炭價格必須放開,特別是電煤,占到山西煤炭出省的60%至70%,國家繼續控制對整個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不是一件好事。”
“山西出省煤炭已占到全國的80%,但在價格上卻沒有話語權。山西急需掌控對煤炭價格的話語權,也應該有足夠的資格爭取這一權利。”這是許多山西煤炭界人士的共識。
在電煤價格放開之后,產煤大省的地區利益意識正在蘇醒。在許多人看來,他們再也不能為電力行業甚至是全國的經濟來買單了。另外,由于煤炭資源本身的稀缺屬性,也推動他們正朝著這一利益訴求邁進。
電力企業的不同利益
盡管與重點煤炭合同相關的五大電力集團尚在按兵不動,不過擔負地區電力保障供應的省級能源公司卻已經早有行動。2005年全省人均GDP超過3400美元,已經相當于中上等收入國家水平的浙江省就是其中最為積極的一個。
在經濟總量方面,浙江2005年生產總值為13365億元,比上年增長12.4%,超過增長11%的預期目標。可以說,無論是整體還是個體而言,浙江去年的經濟表現都非常搶眼。不過,有一個瓶頸可能是他們永遠的心痛——能源短缺,而這也足以從他們的行動上反映出來。
2006年的2月15日,以總經理吳國潮為首的浙江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一行人,為將來的電煤供應而踏上了行程,他們此行的目的地,是山西省的大同煤礦集團。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組建于2001年2月,是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省級能源類國有資產營運機構。截至2004年6月底,其控股、參股發電裝機容量1450萬千瓦。承擔著確保浙江電力供應安全的重擔,它的目標是,到2007年實現控股電力裝機容量“達到和超過1200萬千瓦”。
盡管此次雙方商談的具體細節并未公開,但雙方聲明還能明確表明這一會晤的核心內容:希望雙方在兼顧各自利益的前提下,求同存異,保證煤炭價格的相對穩定,保證供需渠道的暢通。
除了浙江之外,另一個與其有同樣經歷的省份——廣東也在積極拓展資源,他的目標也是山西。就在此前不久,廣東省屬的重要發電企業之一的粵電集團,就聲稱投資2億元開發山西霍爾辛赫煤礦等項目。
能否共贏
電煤價格市場化盡管對于產煤大省是一個利好,但由于重點電煤合同僵局至今未破,業內人士對于未來的煤價走勢也無不擔憂。一位煤炭企業人士則認為:“2006年煤炭企業面臨的內外環境并不樂觀,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經顯現,行業競爭趨于白熱化。”
在許多人士看來,電力企業至今之所以不接受電煤漲價,其主要依據就是2006年國內的煤炭供需已經基本達到平衡,甚至有些過剩。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則認為,目前的供需平衡是非常脆弱的,尤其是國內煤炭行業的生產安全情況不容樂觀。
就在本月的21日,從山西傳來消息稱:《山西省煤炭資源整合和有償使用辦法(草案)》已經經過該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
一位在山西的溫州煤碳老板對記者稱,現在煤炭行業的利潤已大不如前。盡管整個行業還沒有到清洗的程度,但洗牌是無可避免的了。
23日,來自山東的消息稱,山東的電煤企業已開始簽供銷合同。價格上則稍有漲幅,每噸提價在20—30元左右。或許這是一個打破僵局的信號。
面對電煤僵局,國家級電力公司穩坐釣魚臺,地方電力卻已開始尋找出路。同為電力企業,行動卻為何相反?其實很簡單:就國家層面的五大電力集團而言,根據中國現行的規定,他們不必為電力的短缺或中斷負任何責任。相反,在現行國家對電價實行管制的情況下,煤價一路看漲,有可能是發電越多,虧損也就越大。國家級別的電力企業沒有義務保障各個地區電力供應,在這一現實下,為了保證地方經濟的快速發展,省級的電力企業就必須得承擔起這一重任。所以才有了電力企業“中央不急地方急”一說。
信息來源:財經時報 作者:張廣明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