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實行企業環境和生態恢復責任制。”在太原代市長張兵生所作的《關于太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報告》中,赫然寫上了這樣的語句。一個多年來被政府重視、社會關注、政協委員關心的問題,終于寫入了“十一五”規劃綱要報告中,將具有法律效力。
原聲回放
開采煤炭,要有生態環境補償“抓緊做好建立煤炭開采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相關數據庫建立、量化考核等基礎性工作。”“配合國家和省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出切合太原市實際的系列化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及實施辦法。研究和解決好為什么補,補什么,誰來補,怎樣補,補給誰,怎樣支配以及相應的監督機制的建立。”“在執行建立生態環境補償機制的同時,積極研究其上升為地方法規的可行性。”“積極進行設立生態環境補償基金和開征生態環境補償稅的可行性研究。”“盡快提高煤炭資源開采開發的行業門檻,有效遏制和制止私挖亂采、破壞資源和生態環境的不法行為。加大國土、環保等部門力量,強化行政執法力度,建立高效執法機制。”“按照‘總量控制、嚴格準入、合理補償、比例適度’的思路調整煤炭行業,加快傳統產業新型化和新興產業規模化的發展步伐。”……樊耀先等委員,就太原市建立煤炭等資源開采開發生態環境補償機制,多次提交提案。
現場調查
采煤,導致地陷房裂太原市由于采礦引起的地質災害十分嚴重,主要表現為地面裂縫、塌陷,其直接后果是礦區地表的植被大量枯死、生態環境不斷惡化。古交市是太原市的重要礦區。2004年8月,經國家發改委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組織的專家評審認定,該地區居民受損住宅9385戶、30402人,受損建筑面積67.54萬平方米,其中急需進行搬遷合理住宅4289戶、14082人、30.58萬平方米,維修加固5096戶、16320人、36.96萬平方米;受損學校33所,還有一批供水、供電、道路、通訊等設施。共涉及古交市的10個鄉(鎮、辦事處)、51個自然村(居)和7大礦部分職工住宅。據統計,太原市萬柏林礦區和古交礦區采煤沉陷區共有1.3萬戶、4.1萬居民急需搬遷住上新房。太原市作為全國煤炭市場主要供給地,并沒有因為煤炭能源優勢而率先富起來,卻承受著環境和生態破壞帶來的巨大壓力。采煤區地質災害的頻發,給山西省、太原市經濟和當地居民帶來了巨大損失。采煤沉陷已經成為全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
緊急行動
立項,治理采煤沉陷區2003年底,綜合治理萬柏林礦區和古交礦區采煤沉陷區項目通過了國家發改委的審批,正式立項。2005年2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將該項目報告上報國家發改委。2005年4月,通過公開招標,確定太原理工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對該項目進行初步設計工作。2005年9月,《太原市國有重點煤礦采煤沉陷區綜合治理項目實施方案》出臺。2005年9月底,編制完成了2006年的投資計劃,并上報國家發改委投資司。2006年1月,全省治理采煤沉陷區工作專題會議提出要求,萬柏林礦區和古交礦區采煤沉陷區的1.3萬戶、4.1萬居民3年內住上新房。
為保證該項工作順利進行,市政協委員王志忠建議,隨著時間的推移,房屋等的受損程度也在加大,由于山西省是地震等災害多發區,如果治理不徹底,后果不堪設想,所以,各級政府部門要本著以民為本的原則,向國家如實反映情況,爭取追加項目資金,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要把治理沉陷工程建設納入太原市總體規劃中,對小區規劃新村建設要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真正做到既安居又樂業,從根本上解決他們的后顧之憂。要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留下一塊富饒的土地。
來自:太原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