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改革促成新一輪提價
一場觸及定價機制的能源資源價格改革方向已經非常明確。在即將迎來2007年的時候,業內盛傳,一份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價格司起草的資源性產品價格改革方案——《關于深化價格改革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意見》,即將上報國務院。
按照這一方案,資源性產品價格的改革將從水、石油、電力、天然氣、煤炭、土地等領域展開,并提高排污費、污水處理費和垃圾處理費的征收標準。整套方案的最大變化在于,把環境治理成本和資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計入上述產品的定價中,如果這一價改方案得以通過,則意味著相關能源資源性產品即將迎來新一輪提價。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關于能源資源產品價格改革的思路,很大程度上是基于我國能源形勢的壓力。“目前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是,中國的水、電、氣、石油、土地等資源價格由于受到政府管制,已被嚴重低估;其次,資源的低價或免費使用,又無法形成一個競爭有序的資源市場,使得損害環境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大行其道。”一位行業觀察家這樣告訴記者。
有關數據表明,目前中國的能源利用效率僅為33%,比發達國家低約10個百分點。同時,環境污染卻日益嚴重。嚴峻的形勢讓資源價格改革迫在眉睫。
“當前價格改革的目的是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價格形成中的基礎性作用,使資源價格能真正靈敏地反映市場供求關系和稀缺程度,合理配置資源。”一位能源專家說,“價格改革雖然并不能簡單地等同于提價,但是此次改革的結果卻可能導致價格上漲。”
油氣資源追趕國際價格
以2006年的提價“熱點”天然氣為例。近幾年石油、液化氣、煤炭等能源價格均呈上漲勢頭,天然氣價格明顯低于其它可替代能源的價格。按熱值當量測算,目前天然氣價格僅為原油價格的30%左右,而成熟市場經濟國家天然氣與原油比價通常在0.84至1.21之間。
長期偏低的氣價,不利于促進天然氣資源節約和提高天然氣利用效率;相反,卻刺激了市場對天然氣的過度需求,造成了供應緊張。自2005年10月以來,西安、重慶、鄭州等地相繼出現“氣荒”,2006年上海市天然氣缺口更是高達7億立方米。
有關專家估算,我國天然氣供應缺口到2010年將達到400億至500億立方米。如此之大的缺口與我國現行較低的天然氣價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業界一致認為,需要加快完善促進節能、保障供應安全的氣價形成機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副主任常欣認為,油氣資源屬于戰略性稀缺資源,而資源短缺已經并將繼續成為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為抑制不合理消費,就需要運用價格杠桿,調升價格水平。
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國都證券能源領域資深分析師賀煒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預測,2007年我國天然氣價格仍將穩中攀升,并且這一走勢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1月14日,國家發改委宣布,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大幅回落的情況,將汽油價格每噸降低220元,將航空煤油價格每噸降低90元。對此次國內成品油價格的下調,業內評說不一。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包括消費者在內的眾多人士認為,此次成品油價格的下調,并不能表明2007年油價的走向。
“我認為,2007年國際原油價格仍有可能繼續上漲;但像2006年前三季度那樣的大幅上漲將很難再現。”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周大地對本報記者表示,“受此影響,國內成品油價格總體上也將小幅上漲。”
“從中國的情況來看,即使國際原油價格基本平穩,今年國內成品油價格也存在上漲的沖動和壓力。”史丹表示,受價格因素的影響,我國煉油企業虧損問題比較突出,進一步改革成品油定價機制已被有關部門提上議事日程。2006年年初,國家有關部門制定了成品油價格改革辦法,并按新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先后兩次調整了成品油價格。但由于這一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上漲幅度較大,為穩定市場,成品油價格改革并未完全到位,按新的價格形成機制,我國成品油仍未達到應調整的價格水平。
成本提升成為煤炭漲價內在動力
如果說油氣資源價格受國際市場影響較大,那么作為一個煤炭凈出口國,我國煤炭產品價格則主要受到國內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和煤炭成本上升的壓力。“2007年我國煤炭消費仍將快速增長,但供不應求的矛盾應有所緩解。隨著煤炭開采成本的逐步合理化,其成本的上升壓力將使今年煤炭價格呈現穩步上行的態勢。”周大地作出如是判斷。
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周大地表示,我國的低價能源體系提高了社會環境成本,要想達到節能目標,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一個市場手段和行政手段相結合的長效機制,而形成能源資源價格長效機制的當務之急就是對能源資源成本的還原。“以煤炭為例,目前很多地方都沒有將諸如礦工的安全、健康問題,煤礦開采對當地水資源、土地資源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等因素納入成本核算,或者說是嚴重低估了這些外部成本。”周大地告訴記者,國家出于對能源資源可持續使用的考慮,將陸續出臺各項政策,從環境、可持續發展、勞動力、安全等方面推動煤炭成本上漲,而這必然使煤炭價格進入一個新的上行通道。
據了解,國家對能源資源成本的還原正在按計劃進行,比如礦業權無償取得應改為有償取得;強制礦山企業提取安全費用,加大安全投入,還原安全成本;強制企業從銷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資金用于礦山環境的恢復、生態補償,還原環境成本;所有能源生產銷售企業必須保證員工的基本收入、基本福利等權益,還原人工成本。
中國煤炭運銷協會信息中心副主任郝向斌則通過近年來煤炭價格的走勢,對2007年煤炭價格進行了預測。“市場煤價格今年可能呈現出總體平穩、略有上調的走勢,其中不排除年中用煤淡季的價格疲軟。”而對于合同煤價格,記者從1月10日開始在廣西桂林舉行的全國煤炭合同匯總會上獲悉,在為期七天的匯總會首日,冶金、化肥、煉焦等行業用煤合同已基本全部簽訂,且大部分合同價格已經確定,價格平均上漲10元至30元不等,漲幅在3%至5%之間;而對于占合同煤絕大部分的電煤而言,由于一些煤炭企業要價過高而使煤電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但據郝向斌判斷,今年電煤漲價幅度應與2006年基本相當,45元至55元的價格區間應屬正常。
史丹則預測,今明兩年我國煤炭價格將出現20%的上漲幅度,電煤價格的上漲又會推動火電成本的上漲,但是一方面電力企業自已會消化一定的成本,另一方面成本較低的水電供給將逐步增長,因此電力平均價格的上漲幅度要小于煤炭價格的上漲幅度。史丹表示:“由于電力產品不能儲存,電力價格的上漲有時還不能完全取決于成本,電力需求的減緩對電力價格上漲也會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入,電力價格交叉補貼的問題會逐步得到解決,居民用電價格上漲的幅度可能要高于大宗工業用電價格的上漲。”
來源:經濟參考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