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口石油9959萬噸,再創歷史新高,有專家估計中國石油對外依存度已達48%。上周,國際油價創下超過80美元一桶的新記錄。
這使得中國“煤炭替代石油”戰略的最新進展,在首屆中國(太原)國際煤炭與能源新產業博覽會上引人注目。
中國最大的煤炭企業神華集團透露,該集團建設的世界上第一條煤直接液化工業生產線將于明年投產。這個“煤變油”示范工廠的運行狀況,將關系到中國自主研發的煤直接液化技術是否成熟,以及進一步產業化的前景。
擁有全球領先煤間接液化技術的南非沙索公司,正與神華一道,為在寧夏東部和陜西榆林建設兩家煤制油工廠進行可行性研究。沙索中國執行副總裁陳黎明說,如果順利,這兩家示范工廠可能在2014年建成,規模為日產8萬桶油。
中國北方從山西、內蒙古一直向西延伸至寧夏、陜西、新疆等省份,是世界上煤炭蘊藏量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這里正孕育一批世界級的煤化工企業,生產以煤為原料的液體燃料和化工材料,從而部分地替代石油。
除煤制油項目外,世界上第一個以煤為原料生產聚丙烯的大型煤化工項目——神華寧煤集團煤基烯烴也正在寧夏加緊建設。該項目年產中間產品甲醇167萬噸,最終產品聚丙烯50萬噸,此外還有汽油、硫磺等副產品。
中國煤化工產業的重點是發展車用燃料和替代石油化工產品,做好煤炭液化,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烴和煤基多聯產技術的試驗示范和開發利用。
伴隨經濟的強勁增長,中國石油進口量不斷攀升,這在國內引發了對石油安全的擔心,也在國際上刺激了一些國家敏感的神經。
不過,中國的石油和天然氣雖然相對稀缺,煤炭卻相對豐富,這使得將煤炭液化來作為運輸燃料和化工原料的技術,受到中國領導人的高度重視。
“在目前高油價的背景下發展煤制油在經濟上是可行的。”神華集團副總經理張玉卓說,“‘富煤貧油’的能源結構以及相對低廉的煤價是中國煤制油發展的主要動力。”
煤化工給中國煤炭工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那些擁有煤炭資源的省份都對發展煤化工表現出濃厚興趣。
但專家警告說,煤制油品、烯烴尚處于工業化試驗和示范階段,且單個工廠的投資多達上百億元,一些地區紛紛規劃上項目,潛藏著巨大的投資風險。
“中國建設煤直接和間接液化項目還需要經過工業放大過程和示范試驗,且項目投資巨大,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要企業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張玉卓說。
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趙亮富博士分析,煤制油技術對中國來說更像是能源戰略技術儲備,一旦未來石油進口出現困難,可以大規模工業化生產。
中國政府于去年下半年專門出臺文件為煤化工熱“降溫”,提出穩步發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烴等石油替代產品,煤炭液化尚處于示范階段,建議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廣。
今年1月公布的中國煤炭工業發展“十一五”規劃指出,2010年前主要完成煤炭液化、煤制烯烴的工業化示范,為后十年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
來源:新華網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