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以來,我國鋼、鐵、材生產增速均比以往有大幅回落。究其原因,落后產能淘汰力度的加大,以及出口稅率調整對國內生產增長形成抑制是較為普遍的觀點。通過分析國內生鐵產能新舊更替,以及出口稅率調整的影響,筆者認為,國內煉鐵總體產能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而出口稅率調整及人民幣持續升值導致出口增長放緩(甚至出口量下降)抑制了國內產能的釋放,出口受阻對國內生產的影響更明顯。
一、鋼、鐵、材增速回落 國內需求增長表現平穩
2008年以來,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帶動下,國內外鋼材價格出現加速上漲,但我國國內鋼鐵生產增長卻繼續回落,鋼材價格上漲無法刺激生產增長。如圖1所示,我國鋼鐵生產的增速從2007年就已經逐步回落,鋼材生產增幅從2007年1月份的28.5%下降到2008年4月份的11.7%,生鐵也從23.3%回落到9.1%,增幅下降均超過1倍。其中生鐵增速在進入2008年后低于兩位數,其低位運行抑制了鋼材生產的增長。
在價格大幅上漲背景下,國內生產為何難以提速?從供求影響角度來看,其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國內生產能力尤其是生鐵的產能受限,無法為產量增長提供基礎,二是下游需求出現問題,無法形成有效需求。另外,還有鐵礦石、焦炭等原材料供應無法滿足國內生產所需,抑制了生產的提速。那么,真實情況到底如何?上述三種因素的影響效應是怎樣的?
從國內需求來看,我們基本可以排除國內需求的抑制作用。就我國宏觀經濟運行態勢而言,雖然宏觀調控措施不斷,但主要對象是通貨膨脹,并且以數量型的存款準備金率為主;同時,宏觀調控還強調防止經濟增長出現快速回落。也就說,國內經濟依然能為鋼材消費提供較為堅實的基礎。從2007年至今國內下游行業的增長來看,固定資產投資,尤其是房地產投資增速依然保持了高位平穩運行態勢,對建筑鋼材等鋼材產品消費能夠提供足夠的支持;汽車、家電、造船及機械等高端消費行業雖然受到年初“雪災”天氣影響,但基本也保持在正常增長軌道內運行。見圖2。
二、生鐵產能依然保持增長
排除國內需求因素之后,我們著重從國內產能及出口(即國際需求)進行分析。首先從國內產能的變化來看,我們主要對增速更低的煉鐵產能進行分析。
2007年我國加大了落后產能的淘汰力度,2007年4月底國務院召開鋼鐵工業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07年全國將淘汰落后煉鐵能力3000萬噸,煉鋼能力3500萬噸;2010年前淘汰落后煉鐵能力1億噸,煉鋼能力5500萬噸。同時,國家發改委與河北省等十省(區、市)簽訂了第一批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產能責任書,十個省(區、市)2007年要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255萬噸、落后煉鋼能力2423萬噸;8月底國家發改委又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落后煉鐵高爐要按期淘汰,禁止轉產鐵合金;同時要禁止落后生產能力轉移,禁止落后生產設備轉產;12月底國家發改委又與天津等18省(區、市)及寶鋼簽訂了第二批關停和淘汰落后鋼鐵產能責任書,要求到2010年,將累計關停和淘汰煉鐵能力4931萬噸、煉鋼能力3610萬噸。
從實施效果看,根據國家發改委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07年11月末,第一批簽訂責任書的省份累計關停和淘汰落后煉鐵能力2940萬噸、煉鋼能力1521萬噸,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
不過,面對國內外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鋼鐵企業擴大規模迫在眉睫,除了通過并購重組方式,投產新增產能也是重要的途徑,尤其是不愿被吞并的中小企業,更希望通過新增項目的擴張迅速增強自身實力。因此,在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國內新增產能仍在較快的擴張。2007年以來,馬鋼新區A、B號3600立方米的高爐分別在5月和10月投產,安陽鋼鐵2800立方米高爐也在6月投產,日照鋼鐵9-14號高爐也陸續投產,使其煉鐵能力一舉超過1000萬噸,武鋼5號高爐技改后達到280萬噸的年產能,也于2007年年底投產。此外,唐鋼、通鋼、寧波鋼鐵都有2000立方米以上的高爐在2007年投產,加上其他450-1000立方米投產的新高爐。保守估計2007年我國新增高爐生鐵產能達到4300萬噸。這大大超過了關停和淘汰落后產能的數量。
2008年隨著八鋼1號2500立方米和邯寶1號3200立方米高爐的投產,國內新增煉鐵產能仍在繼續,至2008年6月初,國內煉鐵產能增長近2000萬噸。下半年隨著本鋼4350立米和武鋼3800高爐,以及八鋼2號高爐的投產,國內新增產能量仍將超過淘汰落后的數量。
因此,從國內產能更替來看,在競爭壓力下,國內鋼鐵企業依然具有強烈的產能擴張沖動,國內鋼鐵總體產能仍處于較快的增長狀態,鋼鐵產量具有快速增長的條件。但產量增速的持續回落說明產能未能有效釋放出來。
三、出口稅率調整效果明顯
上述分析之后,我們的著重點就剩下出口市場以及原材料供應。為此我們將時間跨度拉長至2002年,同時結合我國出口稅率調整及人民幣升值的軌跡進行分析。
如圖3所示,從我國生鐵產量增幅與出口稅率調整看,出口稅率調整對產量增速有明顯的影響。圖中顯示,生鐵產量增幅自2002年以來呈現“∩”字形,其運行的轉折點就在出口稅率調整的開始時段。在2005年4月取消生鐵出口退稅之前,我國生鐵產量增長總體保持了持續上升態勢,并在2005年4月達到一個相對高點,而后生鐵增速出現較為明顯的回落;2006年11月,2007年6月,以及2008年1月,我國生鐵出口稅率持續加征,生鐵生產增幅始終難有抬頭,總體進入持續回落狀態。生鐵出口稅率的調整只是我國鋼鐵行業出口稅率調整內容之一,在此期間,鋼材產品的出口稅率也在不斷調整。
與此同時,從2005年7月21日完善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后,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開始持續升值,至今累計升值幅度已超過16%。鋼鐵產品出口稅率的調整及人民幣升值對國內生產的增長形成較為明顯的抑制作用。
再從以焦炭為代表的原材料來看,原材料對鋼鐵生產的抑制作用也不容忽視,尤其是目前國內的煤炭、電力等資源性產品價格未能完全市場化背景下,煤電油等資源產品會對鋼鐵生產,尤其是中小企業生產形成一定抑制。但從長遠來看,原材料的抑制作用并不明顯。圖3中顯示,焦炭產量增幅走勢基本與生鐵生產的增幅保持一致。也就是說,在生鐵生產受到一定抑制,產量增幅出現下降時,也影響了焦炭產量的增長態勢。同時,我們看到,2002年至2005年生鐵產量增幅攀升階段,焦炭增幅略低于生鐵增幅,生鐵增幅依然保持上升態勢;而2007年至今,我國焦炭產量增幅基本高于生鐵產量增幅,生鐵卻依然在回落,也就是說,生鐵產量增幅受焦炭影響并不明顯。鐵礦石供應情況也與此類似。
綜合上述分析,我們分別考察了國內需求增長,國內產能變化,以及出口稅率調整及原材料供應對國內鋼、鐵、材(主要以生鐵為分析對象)產量增長的影響。其中國內需求增長基礎依然牢固,新增產能規模也較大,均為國內產能釋放,產量增長提供了條件。但在出口稅率的不斷調整,以及人民幣持續升值影響下,出口受阻成為國內鋼鐵企業產能釋放的一大顧慮。因此,我國鋼鐵出口的受阻對國內生產的增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其作用超過了淘汰落后產能的效果。而在目前我國國內流動性過剩,物價水平偏高環境下,依然具有較強的加征出口關稅的預期,加上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減,鋼材出口將依然對國內生產的增長形成壓力。
來源:我的鋼鐵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