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冷,但我國經濟卻暖意增強,隨之也使人對經濟趨勢的估計更加樂觀。
在11月2日舉行的中國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表示,預計第四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可以達到15%至16%,全年可以達到10%至11%。不僅在工業經濟領域預期樂觀,近日,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發布“朗潤預測”,預計今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速為 10.6%,CPI增速轉正為0.5%,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5.2%,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上漲34.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上漲15.9%,出口降幅收窄為-3.3%,進口增幅為15.7%。
據了解,“朗潤預測”的結果是根據國內外21家研究機構的預測加權平均得來,其中涵蓋了主要市場預測機構和主要研究機構,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從公布的21家機構的預測來看,大部分機構預測四季度GDP同比增速都在兩位數上,并且投資、消費以及工業運行數據都透露出樂觀的氣氛。
與此同時,記者采訪的其他專家學者對我國經濟走勢紛紛表示了繼續向上運行的預期。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副巡視員王斌告訴記者:“相信10月份消費還會有出色的表現。”交通銀行研究部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也向記者表示,預計四季度,我國經濟將繼續回升。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盧鋒依據剛剛匯總形成的第十八次“朗潤預測”結果,用四句話概括21家特約分析機構對2009年第四季度我國宏觀經濟走勢看法:“內需高速增長,外貿持續復蘇,‘破八’幾成定局,物價‘轉正’可期”。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博士在“CCER中國經濟觀察”第十九次報告會上表示,中國經濟有望步入新一輪較快增長。他認為,首先,從三駕馬車看,明年經濟回升趨勢有望延續。一是最近兩年消費增速持續提高,有望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預計明年社會消費品總額增幅在17%左右。二是隨著世界經濟逐步復蘇、國際市場進一步恢復,明年出口預計增速在15%左右。三是在中央政府投資項目繼續下放、企業信心增強以及出口轉好的帶動下,再考慮到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大幅增長的慣性作用,明年投資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增速在30%以上。其次,明年流動性仍然較為充裕,金融環境將支持明年經濟高速增長。一方面,信貸增長不會出現大幅度萎縮。另一方面,直接融資將進一步提速。此外,明年外匯占款將繼續攀升,由此將進一步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連平也認為,明年還是有一定的隱憂和不確定性。一是物價快速上漲。二是資產價格大幅上揚,資產價格上漲過快進一步加大了未來通脹壓力。三受我國經濟率先復蘇、資產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升值預期的推動,明年國際游資可能較大規模流入。
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宋國青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今年三季度經濟增長比二季度有所減緩,我國出現了宏觀調控下的增長減緩。今年一至三季度發電量強勁增長,對應經濟快速恢復。盡管三季度發電量增速與二季度基本相當,三季度GDP增長比二季度明顯減緩。從主要價格指數看,二季度經濟高增長時物價仍在下跌,三季度經濟增長減緩時出現通貨膨脹,物價變化滯后于經濟增長。由此推測,四季度價格增長速度可能減慢甚至出現通縮。目前已經公布的10月份的一些旬報和周報價格指數都在下跌。另外,價格變化可能也包含了對未來信貸政策預期的變化。
“貿易順差占GDP比例今年二季度比一季度下跌4.5個百分點,比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以后5個季度的跌幅更大。順差絕對量下跌幅度更加猛烈。”宋國青如是分析。他認為,順差名義額過去5年平均年增長50%,今年二季度同比下跌40%,同比跌幅達到90%。由于去年貿易順差占GDP的8%至 9%,順差下跌90%導致GDP增長減少8個百分點。外需大幅下跌,內需增長率就比GDP增長率高很多。內需中消費增長相對穩定,可以推算固定資產和存貨投資增長率大概是50%,上半年貨幣信貸增長率是40%左右,投資和信貸增長基本一致。如果沒有上半年7萬億元貸款增長,GDP增長遠不是現在的情況。
此外,宋國青還表示,從10月份主要價格指數看,三季度生產水平偏弱,相對潛在生產能力是“大馬拉小車”。3%的通貨膨脹率對應正常運轉,通貨緊縮或者零通脹意味著生產能力沒有被充分利用。目前生產水平仍然偏低,生產超高增長可以持續一兩個季度,但持續時間過長勢必引起高通脹。宋國青還表示,2010年有望實現比較合適的經濟增長。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是從專家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樂觀的背后,仍然還有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進一步關注。而此前公布的PMI指數中,我們看到內需的回升進一步得到了數據的驗證,但是其中也看出,與物價指數相關的分項指標所反映出的物價指數的回升,很有可能并不會像此前預期的大幅回升,專家預計很有可能10月份的物價指數回升幅度會持平。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