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在整個“十一五”期間被列入地方政府考核目標的節能減排,在“十二五”將出現微調。
本報記者獲悉,一項有關將“十二五”節能減排指標分解到各個行業的課題,正由國家發改委布置到相關研究部門加緊完成,根據這項課題,“十二五”期間,國家節能減排考核的方式將發生變化。
其中,全國單位GDP(國內生產總值)能耗下降,將具體分解到各個工業行業,對于各個省(市、區)設定的指標,將有一個特定的與相關行業掛鉤測算的方法。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1月9日舉行的第十一屆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透露,在“十二五”時期,國家將嚴格實施節能減排考核,有關節能、低碳等各個指標將詳細分解。“在整個規劃的實施過程當中,要把這些指標分解到各個地區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實行嚴格的統計、監測、考核制度和目標責任制。”他說。
同時,本報記者獲悉,“十二五”期間總的節能指標和分項相關節能指標已經測算完成。考慮到“十一五”單位GDP能耗下降20%的指標有望完成,“十二五”將繼續維持能耗強度下降20%的指標。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長韓文科透露,適應上述指標,“十二五”期間,非化石能源的占一次能源的比例要達到12%,爭取更高一點到13%。
“十二五”新能源應占12.5%
從事“十二五”節能指標測算的專家告訴記者,由于“十一五”節能指標甚至有望超額完成,“十二五”的節能指標,還是按照單位GDP能耗再下降20%測算,“這也是國家發改委的意思”。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解振華在上述論壇上透露,到2009年底,全國單位GDP能耗下降了16%,因此,“今年只要我們繼續努力,應該說降低20%左右的任務還是有望完成的”。
考慮到日前國家統計局完成經濟普查后上調了2008年的GDP總量,根據修訂后的能源消費數據和GDP數據,2008年全國單位GDP能耗比上年下降5.2%(調整前為-4.59%),比2005年下降12.45%。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楊富強指出,考慮到2009年的經濟數字也會因為2008年的經濟普查而上調,按此計算,2009年實際單位GDP能耗可望接近18%。
因此,從事節能等多個指標測算的專家指出,“十二五”期間單位GDP能耗再下降20%的指標,有望被采納。并且有關碳指標,可再生能源的“十二五”指標測算,也可能被采納。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氣候變化專家委員會何建坤等人通過測算發現,“十二五”和“十三五”單位GDP二氧化碳強度下降幅度都不低于18%,可以實現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下降45%的指標。
根據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的測算,201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為10%,此后每年這個比重增加0.5個百分點,到2015年達到12.5%。這可以保證2020年的碳減排指標完成。
與此相對應,核電2020年達到4000萬千瓦核電裝機容量的規劃目標,要在“十二五”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要提高約1倍,至7600萬瓦的水平。“現在國家正在調整核電發展的速率,2020年以后核電可能要到7600萬瓦的水平,要把原來的規劃提前五年實現。”韓文科說。
解振華透露,目前國家發改委和國家統計局已經開始具體磋商,使用國際上“三可”(節能減排結果可報告、可監測、可核查)指南,在國內進行節能減排研究,未來將把“三可”的結果向國內和國際社會公布。
節能任務將分解到具體行業
解振華強調,下一步國家將加快發展以低碳排放為特征的能源、工業、建筑、交通體系,要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推動低碳技術產業化,增強經濟的競爭力。
“要建立健全鼓勵低碳經濟發展的各項配套的政策措施,發揮政府的政策引導作用,更多的要依靠市場的機制和技術進步。突出重點,逐步推進。”解振華說。
具體而言,在產業領域將繼續深入開展節能減排工作,優化產業結構,降低高耗能產業的比重,繼續加大重點行業和耗能大戶的節能技術改造,加強節能管理。
在建筑節能領域要提高建筑節能標準,發展新興建筑材料,提高建筑質量,延長使用年限,加快供給體制改革,推行區域熱電聯產。
在交通領域將加快城市公共交通體系,發展軌道交通。加快淘汰老舊的運輸設備,逐步實行公路甩掛運輸,提高運輸效率,降低各類運輸工具的能耗,實際上現在部分政策已經在實施。
目前正在從事有關“十二五”節能總目標和行業節能目標的測算的楊富強告訴記者,“十一五”期間,盡管各個工業行業有節能指標,但是行業協會并沒有發揮有效的作用,“十二五”期間,將讓行業協會和主管部委都參與進來,加強節能減排的落實。
例如,工業的節能可以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來抓,建筑節能可以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抓,交通節能可以由交通部、鐵道部、民航總局抓。“同時各個部委在抓節能工作時,還可以更具體分解指標,比如鋼鐵、水泥、汽車等各個行業協會,應該有節能分解指標。”他說。
楊富強指出,根據不同行業的節能指標分解,再考慮各個省市的行業分布,可以測算出一個省需要完成的節能指標。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