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宏觀經濟 -> 宏觀經濟運行勢態

2011年宏觀經濟展望:抗通脹成本有多高?

2011/1/10 10:04:16       

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是今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抗

通脹成本有多高——訪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

  本輪通脹主要是需求拉動型的周期性通脹。經驗顯示,中國控制通脹的成本相對溫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不是很大。

  抗通脹的成本是對2011年經濟展望的一個關鍵因素。所謂抗通脹的成本,是指為實現政府控制通脹的目標而在經濟增長上付出的代價。這涉及本輪通脹的性質以及可能影響通脹持續性的一些經濟結構的特點。

  本輪通脹是周期性的,主要反映需求壓力

  記者:去年11月,我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5.1%,創28個月來新高。你怎么看本輪通脹的原因呢?

  彭文生:要通過三個因素來分析通脹性質:貨幣供給、需求壓力和成本因素。關于這三個因素對本輪通脹影響的重要性,市場上不同的觀點各有側重。持傳統貨幣學派的觀點強調2009年貨幣和信貸的擴張是導致本輪通脹的主要原因。還有一些觀點認為,勞動力供給因素導致的工資成本長期上漲是引起通脹的重要因素。類似的觀點認為,整體通脹的上漲是由于農產品和大宗商品價格相對其他產品價格呈長期上漲的趨勢。我認為結構性因素和供給因素可能起到了推動價格的作用,但本輪通脹與過去10年中的兩次通脹一樣,主要是需求拉動,呈現周期性特征。

  貨幣增發通過拉動總需求影響通脹。雖然大多數人認為通脹是貨幣超發的結果,但貨幣總量和通脹的關系并不穩定,尤其是廣義貨幣(M2)。例如2007—2008年通脹上升前,M2并沒有顯著上升。貨幣的擴張主要是通過拉動總需求從而影響通脹的,也就是說,貨幣的擴張最終能夠轉化成多大的通脹壓力,取決于貨幣擴張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動總需求。因此,在預測通脹時不能只關注貨幣因素,也有必要參考其他的指標,尤其是反映需求壓力的指標。

  狹義貨幣(M1)之所以領先通脹,是因為M1反映需求變化。M1增速通常比CPI走勢領先8個月,與CPI有更強的關系,但如何解釋這種關系并不容易。有些人可能認為這證明貨幣主義的通脹觀點是正確的:貨幣供給過剩導致通貨膨脹。M1包括沒有利息的流通中的貨幣和利息很少的活期存款。除非為滿足交易性需求,大多人都不會愿意持有過多現金和活期存款。因此,M1是由交易需求引起的。換言之,M1增長反映的是貨幣需求而非貨幣供給的變化。這就是為什么M1增速在2006—2007年間經濟強勁之時會出現回升。最近幾個月M1和M2的增長從高點顯著回落,顯示通脹壓力將會下降。

  隨著產出缺口下降,內需已恢復正常,其他指標也表明需求壓力可能已有所緩解。從產出缺口來看,中國經濟2010年上半年增長較快,其對通脹的影響滯后2—3個季度,導致下半年通脹上升。在政府實施房地產調控之后,產出缺口已經收窄。目前,中國經濟增速保持穩健,沒有過熱。預計2011年經濟增速從2010的10.2%放緩至9.3%。這個速度接近中國現階段的潛在增長水平,因此經濟過熱的風險不大。

 
  抗通脹成本溫和,對經濟增長影響不是很大

  記者:保持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是今年宏觀調控的一項重要任務。抗通脹會對經濟增長有多大影響?

  彭文生:當政府通過緊縮貨幣來控制通脹時,需求壓力降低,經濟增速將會放緩。世界主要國家均曾經歷過從高增長高通脹到低增長低通脹的經濟周期,而且在經濟由過熱逐步放緩的過程中,貨幣政策的轉向往往起到一定作用。經濟學中經常用每降低一個百分點的CPI所減少的經濟增速,來衡量控制通脹的成本。這一概念在經濟學中被稱為“犧牲率”。

  中國控制通脹的代價有多大?過去10年通脹周期的經驗顯示,這一成本相對溫和。2004—2006年的通脹周期中,通脹從頂部到底部累計下降4.1個百分點,其間產出缺口下降了6個百分點,相當于通脹每降低1個百分點,產出增速減少1.46個百分點。2008—2009年的通脹周期中,抗通脹的代價要小得多,其間通脹累計下降8.8個百分點,而產出缺口只下降了1個百分點。從這兩輪通脹周期來看,通脹下降1個百分點,相對潛在增速而言,產出增速平均需減少0.79個百分點。

  必須說明的是,有兩個主要原因決定我國本輪抗通脹的成本溫和。首先,從本質上講我國經濟是一個供給過剩的經濟(生產者顯著多于凈消費者導致投資過高、產能過剩),這個特點仍將持續。其次,本輪通脹與前兩輪通脹一樣是由需求驅動引起的。

  通脹壓力緩和,仍需管好通脹預期

  記者:最新公布的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仍在50%以上,表明經濟處在擴張通道,你怎么看今年的通脹壓力?

  彭文生:PMI出現5個月以來首次止升回跌,經濟增長速度放緩,過熱風險降低:2010年12月份PMI下降1.3個百分點至53.9%,低于市場預期的55%,結束了自去年8月份以來的持續升勢。

  內需訂單回落,外需穩中有升。從分項指數來看,反映內需的新訂單指數下降2.9個百分點,但仍處于55.4%的較高位,而采購以及進口指數微幅下滑至56.8%和50.4%;反映外需的出口訂單指數則比去年11月份上升0.3個百分點至53.5%。此外,工業生產指數從去年11月份58.5%的高位大幅下降1個百分點至57.5%;產成品庫存指數雖然上升1個百分點但仍處于50%的擴張線以下,顯示工業品產銷勢頭仍然旺盛。購進價格指數回落顯著,通脹壓力出現緩和跡象。去年12月份購進價格指數大幅下降6.8個百分點至66.7%,出現連漲4個月之后的首次下降。

  總體看,內需回升趨穩,外需穩中有升,通脹壓力回落但仍居于高位。預計去年12月份CPI出現同比增速回落。去年12月份PMI穩中趨緩顯示制造業經營狀況繼續向好,但整體增長動力有所減弱,經濟將實現軟著陸。今年通脹將呈現前高后低的態勢,全年平均4%左右。雖然由于生產受自然條件等因素影響,食品價格及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相對其他價格呈長期上漲趨勢,但就它們對整體通脹的影響而言,應當將長期趨勢和周期性波動區分開來。另外,大宗商品價格并非僅受我國需求的影響。如果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顯著回升,則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可能帶來輸入性通脹。這一風險需要密切關注。目前,盡管經濟過熱風險下降,通脹壓力回落,但宏觀調控必須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管理好通脹預期,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

來源:人民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