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清潔、高效的特點,新能源已被公認為未來能源發展的方向。雖然目前新能源發展還面臨著結構比重低、入網難等問題,但隨著人們關注度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新能源的發展將在探索中前進,找到產業發展的最佳途徑。
發展新能源已成共識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各行業對能源的依賴也越來越大,能源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作為能源領域的新生力量,新能源的大力發展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接受。
“應對氣候變化、調整能源結構、推動能源革命、確保能源安全是我國發展新能源產業的主要原因。”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徐錠明表示。
2009年11月,我國政府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屆時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的比重將達到15%左右。
要完成這樣的目標并不容易,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能源的需求量也隨之加大,能源消耗就會增加,對環境的影響也會越大。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無論是從應對氣候變化還是保護環境來說,都是大勢所趨不可避免的。
有了發展的共識,在“十一五”期間,我國加快了新能源的建設步伐。
據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一五”期間,核電發展步伐明顯加快。2005年以來,國家先后核準了遼寧紅沿河、福建寧德、福建福清、廣東陽江、浙江方家山、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廣東臺山、海南昌江、廣西防城港等10個核電項目,共28臺機組、3130萬千瓦。目前,核電在建規模占全球的40%以上。嶺澳二期1號機組、秦山二期擴建3號機組的建成投產,結束了我國三年無核電機組投產的局面。
風電產業迅猛發展。全國風電吊裝容量累計達到4000萬千瓦,連續5年翻番增長。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在世博會期間并網投產,成為除歐洲之外世界上第一座海上風電場。
太陽能產業快速發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有序啟動,2009年敦煌1萬千瓦光伏電站項目實施招標,現已建成,全部并網發電。預計2010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達到60萬千瓦。
專家表示,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對能源結構優化升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對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作出了重要貢獻。據了解,“十一五”期間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水電、核電、風電發電量5年累計超過3萬億千瓦時,替代原煤15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近30億噸。
此外,從廣義上看,新能源不僅包括可再生能源,用新技術使傳統能源實現清潔高效利用也可稱為新能源。
新能源發展要突出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電、核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沼氣發電以及地熱利用和煤的潔凈利用等。
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
“十二五”期間我國將繼續加大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為此,到“十二五”末,將爭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4%。
國家能源局負責人表示,到“十二五”末,爭取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達到11.4%。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更好地推動清潔能源和新能源發展,按照國務院的部署和要求,國家能源局組織編制了新興能源產業發展規劃。規劃期為2011年至2020年,對先進核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非常規天然氣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潔凈煤、智能電網、分布式能源、車用新能源等能源新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的具體實施路徑,以及發展規模、重大政策舉措作了明確部署,對推進新興能源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司長江冰介紹,根據新的規劃,預計到2015年,水電利用規模可望達到2.5億千瓦,核電利用規模將達到3900萬千瓦,水電和核電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提高1.5個百分點;其他非水能可再生能源利用規模也將達到1.1億噸標準煤,占一次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提高1.8個百分點。屆時,由于清潔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長,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則可望從2009年的70%以上降至63%左右,從而明顯改變我國煤炭消費比重多年來居高不下的局面。
那么,該如何實現這個規劃呢?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就此提供了相應的答案。
在核電方面,要盡快形成自主品牌,核電將在“十二五”期間對減少煤炭依賴、應對氣候變化起到重要作用。
該負責人表示,推進核電建設必須堅持安全第一的原則,將研發更為安全高效的核電技術。做好三代核電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和再創新,盡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電品牌。在項目安排上,將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
在發展風電方面,要更重視就地轉化利用。目前,我國風電發展最大的問題是并網難,這是“十二五”期間將下大力氣解決的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解決方式上,就地轉化利用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
“十二五”期間,國家能源局將有序推進大型風電基地建設,重點發展內蒙古、甘肅、新疆及東北地區等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也將加快海上風電開發。要下大力氣解決風電并網難問題,要做好風電基地發展規劃和電力消納外送規劃,重視風電就地轉化利用,拓展風電就地消納途徑。也要結合智能電網研究,加強風電并網技術研發和并網標準建設,做好風能和風機發電功率預測等工作。
其中,“十二五”期間,太陽能將成新興能源支柱產業。太陽能資源是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新能源,近幾年我國太陽能產業發展勢頭迅猛,2010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將達到60萬千瓦。
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對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評價是:有序啟動,起步良好。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轉化效率較低,發電成本較高。下一步將加強行業規劃和準入管理,引導產業健康發展,把它培養成為我國先進的裝備制造產業和新興能源支柱產業。
電網建設成為關鍵環節
由于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可調度性低的特點,電網建設已成為推進新能源發展的關鍵環節。
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發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仍然存在一些瓶頸性問題。太陽能發電、風能受天氣影響大,并網技術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生產成本比較高。生物質能的最大障礙則是資源缺乏,大規模發展不太現實。
為此,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董秀成表示,破除這些可再生能源發展中的瓶頸問題,主要是兩個方面:
一是要給予政策支持。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從政策層面對可再生能源給予引導和鼓勵。首先是要提供財政和稅收上的補貼,綜合考慮企業的規模、效益和技術含量,對規模大、技術高、節能好的優勢企業進行補貼,促使其形成產業化,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其次還要解決風電并網等實質性問題,為可再生能源發展鋪平道路。
二是加大科技含量。發展低碳經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不能走傳統的老路,不能再靠引進來后低水平建設,而應大力發展自主知識產權技術,加大科技投入,占領制高點,從而縮小和先進國家的差距,使我國的新能源產業在國際上也能占有一席之地。
專家認為,電網建設已成為推進新能源發展的關鍵環節。國家電網公司副總經理舒印彪表示,由于風電、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發電具有間歇性、隨機性、可調度性低的特點,大規模接入后對電網運行會產生較大的影響。我國相對集中的資源分布條件、相對薄弱的電網發展基礎以及新能源迅猛發展勢頭,對電網的適應性和安全穩定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他表示,風電等新能源發展如何與其他能源資源開發和電網發展相協調,已成為關系我國新能源能否實現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重要前提。必須充分重視和加強電網系統調峰能力建設,科學規劃和使用抽水蓄能電站,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建設一定規模的燃氣電站,發展調峰性能好的火電機組等。還應加強區域互聯,擴大消納范圍,促進清潔能源規模化發展。
國網能源研究院院長張運洲表示,加強智能電網的建設對擴大風電消納規模至關重要。如果采用風電和火電聯合輸送,輸電通道的利用率可大幅提高,并可有效提高系統運行的安全性和靈活性。
來源:經濟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