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濟增長或相比上年小幅放緩,但仍能保持在10%左右,經濟活力仍然強勁;雖然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仍有可能進一步上漲,人民幣升值會給我國出口帶來負面影響,貿易順差收窄趨勢將持續,但在政府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及物價運行的周期因素影響下,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有望緩解。預計全年通脹率可維持在4.5%左右,仍處可控范圍。
由于一季度經濟增速回落,而物價漲幅繼續攀高,有人開始擔心中國經濟陷入“滯脹”。筆者認為,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雖然今年我國經濟增長相比上年可能小幅放緩,但仍能保持在10%左右,經濟活力仍然強勁,談不上出現“滯”;預計全年通脹率維持在4.5%左右,仍處可控范圍。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有望緩解,“脹”總體可控。
從目前宏觀經濟的部分金融數據及微觀企業數據看,今年首季我國進口總額累計增長32.6%,季度進口總額創下歷史新高,這雖然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因素,但也從另一方面表明國內對大宗商品和生產資料的需求相當旺盛。而企業資金需求旺盛表明企業經營良好。央行發布的今年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的數據顯示,社會融資規模增加4.19萬億元,同比少增3225億元,主要是人民幣新增信貸同比少增3524億元,而企業債券凈融資同比多增1874億元;非金融企業股票融資同比多增309億元。同時,由于信貸規模受限,銀行貸款利率上浮占比持續上升,民間借貸利率也持續攀高,也反映出企業對未來經營相對樂觀。結合一季度企業盈利數據,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2月份盈利增長34.3%,這也預示后續由企業推動的固定資產投資仍將保持較高增速。
一季度工業增加值同比上升14.4%,這是在去年同期20%左右增速的高基數上出現的。今年首季全國平均日產量192.78萬噸,再創同期最高水平。在能源生產和消費方面,一季度發電量和用電量增速均高于去年第四季度的水平。這些數據均表明經濟內在活力仍然充沛。
就經濟增長的動力而言,今年三駕馬車估計都將呈現小幅減速的格局,但回落幅度都不大,經濟仍將保持較快增長。
先看投資。總體而言,在當前的政策背景下,投資增長受到多方面的壓力,如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抑制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貨幣政策收緊直接抑制固定資產投資的資金來源,地方融資平臺治理等措施也將限制地方政府的投資沖動。不過,今年也存在較多刺激投資的因素,如“十二五”規劃元年、國家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投資加速、中西部地區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擴大、市場流動性仍然充裕等。綜合這兩方面因素,筆者預計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能保持在23%左右。
再看消費。無疑,一季度消費增速明顯低于市場預期,主要原因是樓市和車市兩大市場的低迷。以汽車市場為例,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銷量同比增長8.08%,較上年同期大幅回落63.7個百分點。而汽車銷售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4%,汽車銷量增速大跌,是導致消費增速放緩的主因。再看房地產市場,在空前嚴厲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下,一季度我國住宅銷售面積持續下降,住宅類相關商品(家電、家具及裝潢物料等,占零售總額的10%)的銷售增速也隨之顯著下跌。經測算,房地產銷售下降10%,影響消費支出約0.13個百分點。雖然有兩大市場低迷的壓力,但“十二五”規劃中政府明確提出將通過提高可支配收入及減輕家庭稅負負擔來刺激消費,這種預期將支撐居民消費維持較快增長。一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實際增長14.3%,超過GDP增速和城鎮居收入增速,這是個非常可喜的現象,農村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對于啟動農村消費是重大利好。樂觀預計,全年消費增速或仍能保持在18%左右。
最后看凈出口。鑒于去年我國出口的高基數效應,今年我國出口同比增速可能明顯放緩。從貿易條件來看,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后,我國進口價格指數快速下滑使我國的貿易條件短暫改善,但隨后,因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快速攀升,我國進口價格指數又迅速拉高,貿易環境再一次緊張。現在看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仍有進一步上漲的可能,加上人民幣升值可能給我國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今年我國貿易條件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同時,國內外經濟復蘇分化的局面仍將持續,這也使得年內我國出口增速低于進口增速的概率較大,貿易順差收窄趨勢將持續。
這樣估算下來,今年我國出口同比或增長15%左右,而進口增速仍將快于出口增速(20%左右),全年貿易順差或將收窄至1200億美元左右,凈出口對GDP的拉動作用也將隨之將進一步下降。
在通脹壓力方面,雖然今年一季度CPI平均漲幅高達5%,三月更是創下階段新高,預計上半年物價上漲的壓力仍然不小。但同時也應看到,在政府系列調控政策的作用及物價運行的周期因素影響下,下半年物價上漲壓力有望有所緩解。
若從1999年至今的四輪經濟周期來研判,每輪周期大致在25個月左右。本輪周期從2009年7月開始上行,迄今已經運行了近22個月,如果前三次周期規律仍能發揮作用的話,那么在今年7月前后物價很可能會見頂回落。而M1增速去年年初起至今也確已大幅回落,在貨幣政策緊縮預期繼續加強的情況下,M1增速不太可能再次大幅上升。為有效治理通脹,政府自去年以來從控制貨幣、發展生產、保障供應、搞活流通、加強監管等方面入手,多管齊下,效果也正在顯現。至于物價的翹尾因素影響,去年翹尾因素的最高點是1月和6月,今年二季度后應不斷減弱,6月之后翹尾因素當逐漸降低歸零。
基于上述原因分析,筆者認為今年物價上漲將呈現前高后低走勢,年內中國經濟基本沒有陷入“滯脹”局面的可能。(作者唐建偉 系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
來源:上海證券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