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國家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六證”齊全生產礦井于2013年6月底前建設到位,技改(基建)礦井投入生產前建設到位的要求,截止目前,鄭州市52家地方煤礦中, 36家“六證”齊全生產礦井和4家批復聯合試運轉礦井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到位,共建設永久避難硐室48個,臨時避難硐室4個,全部通過鄭州市煤炭局驗收批準運行,大大提升了全市地方煤礦安全保障能力和應急救援能力。
一是制定推進方案,強化組織領導。鄭州市將“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作為重點工程來抓,相繼下發了“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意見、總體規劃方案和推進實施方案,成立了以主管副市長為組長,國土、安監、煤炭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與的“六大系統”總體規劃方案實施領導小組,領導小組每季度聽取一次“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專題匯報,每半年對建設完善工作進行一次現場督導。市委常委、統戰部長王躍華和副市長馬健共聽取專題匯報10余次,現場督導6次。
二是召開專題會議,科學穩妥推進。鄭州市先后召開了兩次推進會,為全市地方煤礦按時完成建設完善工作奠定了基礎。2011年5月20日,召開了井下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會,對“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進行動員和安排部署,各縣(市)煤炭管理部門及煤礦企業相關負責人共240余人參加會議。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對緊急避險系統建設標準調整后,2013年3月12日,組織召開了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完善工作推進會,對全市地方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完善工作進行具體安排部署,要求煤礦企業倒排工期,責任到人,及時修改完善施工設計,確保5月底前必須建設到位。
三是參觀考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為充分借鑒省內外國有重點煤礦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先進經驗,鄭州市先后多次赴山西潞安集團、安徽淮南煤業集團、神華煤業集團等參觀考察學習。全市共組織緊急避險系統參觀學習20余次,參觀學習人員達1500余人,特別是2011年5月11日至13日,鄭州市組織各縣(市)管理部門和煤礦企業相關負責人一行35余人赴山西潞安集團常村煤礦進行考察學習,對該礦緊急避險系統中永久避難硐室和可移動式救生艙的安裝位置、數量、配套的設施、安裝的規范要求、日常的維護與管理等進行了深入考察。通過考察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更加堅定了井下緊急避險系統建設完善的信心。
四是堅持以點帶面,加強現場督導。分別在登封、新密和鞏義市選取了礦井規模較大、安全生產條件較好的登封市金嶺煤礦、新密市恒泰煤礦、鞏義市華泰煤礦等三家煤礦作為“六大系統”建設完善示范礦井,要求于2012年5月底前建設完善到位,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的示范帶頭作用,及時總結和推廣示范礦井安裝標準和先進經驗。同時,將“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作為安全監管重點,納入安全生產綜合評價體系。市煤炭局組織相關技術專家每半年深入煤礦現場進行一次專項督導,協調解決建設完善過程中的政策問題和技術難題,各縣(市)煤炭管理部門每季度進行一次專項督查,督促煤礦企業加快建設完善進度。市、縣(市)煤炭管理部門共督導20余次,協調解決問題100余條。
五是提高建設標準,嚴格組織驗收。按照時間節點,鄭州市創新驗收方式,提高驗收標準,明確驗收程序(主體企業預驗收、縣局初驗、市局復驗),嚴格驗收責任。鑒于監測監控和人員定位系統的專業性,鄭州市從有資質的中介機構聘請10名專家,并抽調41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5個驗收組,對全市地方煤礦監測監控、人員定位、壓風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聯絡系統進行現場驗收。對于緊急避險系統,鄭州市在省制定驗收標準設置的7項否決項的基礎上,多增設了四項否決項,特別是要求緊急避險系統專用壓風供氧管路必須引自地面空壓機直接接到避難硐室,嚴禁分接或與生產用壓風管路共用,確保井下永久避難硐室壓風供氧可靠性,使其始終處于正常待用狀態。
來源:鄭州市政府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