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建材”)董事長、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宋志平,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在全球范圍內,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大規模的破產潮是已經被許多發達國家淘汰了的低層次的市場方法,而兼并重組則是更為高級的市場方法。要把行業過剩問題搞好,就要支持行業進行重組整合,兼顧好各種資源和各方利益,做到退而有序,而中國建材在這方面的經驗也可以推廣至其他行業。
經歷了過去十多年的高速發展,水泥、鋼鐵、化工等多個行業都面臨著產能過剩的難題,而在建材,尤其是水泥領域,中國建材依照市場內在規律,推動了一場大規模的兼并重組,促進了行業整合優化,不僅自身得到了發展,更重要的是把中小企業從惡性競爭里拯救了出來,大家共同建立了健康共贏的市場平臺,實現了市場競合。
解決產能過剩之道
《21世紀》:您此前曾表示,化解產能過剩不單單只有市場和政府兩條路,那么,您覺得,化解水泥行業過剩產能的路徑在哪?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有哪些?
宋志平:化解過剩矛盾、實現去產能化既不能靠市場無序的惡性競爭,也不能依靠政府來收拾攤子。因為前者會導致工廠倒閉、資源浪費、員工失業、稅收減少等一系列問題,后者則會給政府造成巨大負擔。我認為,解決過剩問題必須充分發揮市場經濟“無形之手”的作用,由大企業整合市場,增加行業集中度,走優化存量、減量發展的道路,兼顧好各種資源和各方利益,做到退而有序。
與投資者“跑路”和銀行大量呆壞賬的負循環相比,大企業整合應是解決過剩問題的明智之選。但通過大企業整合來解決產能過剩的前提是“關門整合”,如果不斷有新公司、新項目投產,大企業整合市場將無法有效進行。另一方面,雖然現在大家都認識到過剩問題的嚴重性以及對行業造成的巨大沖擊,但大企業重組的熱情并不高,原因在于缺少政策支持和激勵。所以希望政府能在股票發行、市場融資、銀行貸款、稅收優惠和提升產業集中度等方面給予一定政策和法律支持。
《21世紀》:大企業本身規模已經很大,再去整合市場,會不會形成壟斷?
宋志平:處在什么階段就解決什么主要矛盾,一種藥不能治百病。現在我們的主要矛盾就是過剩,對付過剩的方法就是推進聯合重組、提高集中度。如果有一天壟斷成了主要矛盾,那么反壟斷就成了主要手段。全世界水泥的集中度是70%到80%,而中國前十家的市場占有率只占32%。從這個角度看,說水泥壟斷完全是偽命題。而且即使企業規模大了,只要不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也不會形成壟斷。
推進國資混合所有制
《21世紀》: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您認為未來混合所有制企業中,央企轉向混合所有制的步奏該怎么走會比較平穩?
宋志平: 根據《決定》有關國企改革的部署,目前應在三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國有資產的監管體系,以管資本為主進行國資監管,二是進一步完善現代企業制度,三是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
關于央企要發展混合所有制企業,混合所有制是指國有和國有股份交叉持股,其核心是解決了所有者到位的問題。一種方式是集團母公司直接進行多元化改造,或成為整體上市的公眾公司。另一種方式是集團母公司轉化為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而下屬公司吸引投資者或上市而成為混合所有制企業。
《21世紀》:目前國資委正在籌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企業,您認為國資委在篩選的時候應該以怎樣的條件作為門檻呢?
宋志平:現在符合條件的可以轉換為投資公司,符合條件,首先從規模上,應該有一定的企業規模,包括資產、銷售、市場占有率等;
其次,在行業中有一定的代表性;第三要有一定的管理水平。實際上,無論是央企還是地方國企,已發展出一批投資性質的控股公司,像中國建材和國藥集團,都已經是控股型的產業投資公司,本身并不進行生產經營,實際上是通過管理自己的股權來經營。兩家企業踐行的“央企市營”模式是對混合所有制的積極探索,實現了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的高度融合。
我個人感覺來講,在新組建國有投資公司和由符合條件國企轉化成投資公司方面,應以后一種轉化為主,從這些公司中選擇一部分有一定規模和投資管理水平的企業轉化成國有投資公司是較現實的做法,運行成本也低些。
《21世紀》:您感覺現在有多少家央企符合您說的條件?
宋志平:我認為有50到60家吧。其實這不是個數字問題,而是實際問題,要實事求是,也要考慮恰當管理幅度,考慮怎樣管更順暢、效率更高,既不是越少越好,也不是越多越好。這項改革要將可操作性和實際性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現有央企集團總部管理能力,盡量不另起爐灶。
《21世紀》:如果中國建材符合條件轉變成投資公司,運營上會有什么不同?
宋志平:如果我們轉化為投資公司,就要和過去有所區別,更多以投資人管股權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首先,會考慮長期投資和短期投資的比例,通過投資安排讓股權流動起來,讓投資利益最大化。第二,用股權的調整進行產業上的調整,市場在變化,我們的產業也要適時變化,也會把更多的資金用于一些有前途和高獲利新產業上。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