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即將到來的2016年又是“十三五”的開局之年,眼下這個時點的意義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化工行業不少企業都在考慮轉型發展大計。但轉型對于任何一家企業來說,都關乎企業的前途和命運,轉得好,企業必會風生水起、再創輝煌;一旦轉型失敗,企業又將面臨無法承受之重。
放眼望去,轉型成功的企業不在少數。但逐一分析我們不難發現,這些成功企業的秘笈之一,多是以企業現有主業為核心,以自有核心技術為法寶,通過延伸產業鏈,在上下游尋找新機會,布局新產業。以多氟多為例,這原是一家以氟化工為主業的民營化企,眼下卻造出了新能源汽車,實現了華麗轉身,并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股價屢創新高。按說,氟化工與汽車看似不搭界,卻有著內在的邏輯聯系。多氟多一步步從氟化工到新能源、從六氟磷酸鋰到動力鋰電池、從單體鋰電池到布局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每一步轉型都是產業鏈延伸的結果,都是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技術轉化能力的深度布局。
上述成功轉型的案例說明一個道理:創新是企業轉型的最大機會,而缺乏創新是化工企業轉型的最大瓶頸。“轉型”兩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絕非一朝一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少化企羨慕多氟多的轉型成功,卻不知這家企業經歷了多年的艱苦努力。比如,六氟磷酸鋰是鋰電池的關鍵原材料之一,其技術過去一直被外企壟斷,每噸最高達百萬元。多氟多從技術研發到投入生產,前后經歷了長達10年的時間,將價格降到每噸10多萬元,達到國內每3塊鋰電池就有1塊用多氟多原料的輻射力。
不過,轉型也不能盲目。美國杜邦公司作為全球知名化工企業,自1802年創立以來的200多年間,僅做了兩次大的轉型,第一次是從火藥生產商到化工生產企業,第二次是從化工產品向食物與營養等生活領域轉型。杜邦在考慮進行第二次轉型前,做了長期的準備工作,積累了大量的原創技術,足見這家企業對轉型充滿了敬畏之心。
而筆者觀察發現,近年不少化工企業高喊轉型,往往不是因為看到了新的領域、新的方向,也不是創出了新的技術、新的產品,而是因為競爭激烈了、利潤大幅縮水甚至長期虧損,不轉不行了。由于這些企業缺乏長期的觀察和深入的調查研究,缺乏原創技術的積累,缺乏清晰的規劃和思路,不是找不準轉型方向,就是下不了轉型的決心,而不做艱苦細致準備,其結果必然是倉促上陣、失敗收場。盲目轉型導致失敗的教訓,在化工行業實在太多,需要企業引以為戒。
事實上,不少化工企業有一個通病,就是當盈利好的時候便認為無需改變,于是忽略了經濟形勢和行業環境的變化。當挑戰來臨時,他們才臨時抱佛腳開始喊轉型,但此時早已過了轉型的最佳時機。“不轉型等死,轉型找死”,似乎已成為一些化工行業轉型的困局和宿命。如何改變這個宿命?需要更多的化工企業用創新尋找機會,用行動給出答案。(來源:中國化工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