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能股份4月10日發布2023年年度報告,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0.29億元,同比下降20.55%,歸母凈利潤為23.96億元,同比下降11.82%。
蘇能股份表示,2023年,面對煤炭經濟環境承壓較重、價格震蕩下行的不利局面,公司堅定服務江蘇能源資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功能,突出“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鮮明導向,緊抓穩健經營、安全生產重點工作,較好完成了年度目標任務,經濟運行穩健向好、綠色轉型全面突破、創新動能加速釋放,公司規范治理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大幅增強,核心競爭力、品牌影響力進一步提升。
蘇能股份下屬6對生產礦井(張雙樓煤礦、郭家河煤業、新安煤業、百貫溝煤業、天山礦業、夏闊坦礦業),分布在江蘇徐州、陜甘、新疆等地,核定產能1830萬噸/年。2023年,公司商品煤產量為1364.78萬噸,銷量為1369.41萬噸,銷售毛利潤為42.67億元。
憑借新疆礦井較低的開采成本及江蘇省內優質的配焦煤資源優勢,公司煤炭銷售業務呈現出穩健的盈利能力,毛利率顯著高于行業均值。2023年,公司煤炭銷售業務毛利率高達57.96%,同比增加3.68個百分點。
同時,蘇能股份加大研發投入,積極推進采礦新業態,以智慧礦山賦能安全生產。公司在煤礦軟巖支護、沖擊地壓防治、礦井熱害治理、礦山生態修復等技術研究方面,多項核心技術處于國際、國內領先水平。
公司張雙樓煤礦榮獲國務院國資委“首屆國企數字場景創新大賽”一等獎,成為全國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天山礦業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2023年5G工廠名錄》,成為全國首批5G工廠;郭家河煤業成為陜西省智能化示范礦井。
蘇能股份作為省屬能源上市企業,肩負著江蘇省能源保供的責任。公司下屬在役火力發電企業4家,在役裝機容量2700MW。其中,沿海發電1000MW煤電機組于2023年底正式投入商業運營,該項目是江蘇省“十四五”首個投產的煤電項目,采用了國內先進的1000MW超超臨界二次再熱技術,能源利用率高。
公司在建火電機組裝機容量為3320MW,分別為蘇能錫電2×1000MW、蘇能白音華2×660MW發電機組,均是服務國家能源資源安全戰略、江蘇能源安全保障、蘇蒙兩省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項目,是依托于“蒙電送蘇”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建設的重要配套電源點。在建火電項目的機組容量顯著提升,能夠在滿足相同電力需求的情況下,有效地減少單位電量所需的燃煤消耗;在煤炭供應方面,蘇能積極尋求與內蒙附近煤炭企業的煤電聯營合作,以保障能源供應的穩定性,提升公司火電業務的盈利能力。
與此同時,公司搶抓綠電建設成本下降的窗口期,大力發展光伏、風電等新能源,逐步打造光伏、海陸風電、儲能、綜合能源服務等新能源產業集群,形成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的產業體系。
截至2023年底,公司已立項新能源項目55個,建成并網22個。預計“十四五”末,公司電力裝機容量將達到8200MW,其中,新能源裝機規模將達到2200MW,電力裝機容量實現大幅提升。
公司多個新能源發電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在光伏發電領域,除保障現有在役光伏項目穩健運營外,公司加快獲取光伏發電資源,蘇能正鑲80MW光伏項目完成備案;計劃建設陜西麟游100MW光伏項目,將光伏電站與種植業相結合,形成“上可發電,下可種植”的模式;在風電領域,公司已取得了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320MW風電項目核準的事項;在儲能領域,公司所屬垞城電力200MW儲能項目即將開工建設。
對于經營計劃,蘇能股份在年報中透露,未來將繼續圍繞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江蘇大局,立足能源資源行業特征和自身發展實際,加快構建以煤基產業為核心、以開發戰略性礦產資源和發展新能源為增長極的“一核兩極”新發展格局。具體而言,公司將在鞏固老基地、開發新基地、堅持綠色低碳發展道路和強化科技創新等四個領域重點發力。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