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總監(CFO)當前面臨的巨大挑戰是業績管理流程跟不上業務的發展。盡管超過70%的被調查者都認為,信息是需要得到認真管理的主要資產,卻只有20%的業務經理們在做決策前訪問過集成的企業資料。”5月25日,IBM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公布了其對全球450多名財務總監(CFO)所做調查的結果。調查顯示,目前企業在技術上的投資還遠沒得到充分利用。只有19%的CFO認為他們充分發揮了企業資源規劃系統(ERP)的功能。他們指出,在未來三年,隨著在決策支持方面對實時信息的要求越來越高,ERP系統的利用率可能要提高200%。只有不到1/3的財務總監認為自己公司的流程非常清楚,作用也發揮得很好。被調查的CFO都強調,信息化、外包和共享服務是削減成本和保證財務成本調整能力的有效方法。
盡管CFO在近5年以來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但隨著他們的職責從財務人員逐漸轉變為業務策略顧問,財務部門需要提高工作技能,以實現更好的信息管理和管理結構。IBM這份報告將財務總監未來的作用看作是商業策略、流程和信息的連接點,是將動態性更強的“隨需應變”業務模型中的關鍵構件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保證。CFO調查總結報告主要強調了以下幾點方向性的內容:首先,財務總監將推動高響應能力業績管理解決方案的進展。在隨需應變的世界里,開發全面的集成框架是成功的保證。第二,財務總監將實施富有彈性的管理結構。向動態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過渡將在市場上收到回報。第三,財務總監承認成本的調整能力將是持續效率的基本保證。外包和共享服務是實現降低金融成本所需要的分階段功能變化步驟的關鍵。最后,財務總監將不斷地推動整個企業流程的細化、更好地利用技術投資來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因為他們認識到這些是實現轉變所需要的基本條件。
抽樣調查中包括77名亞太地區的財務總監,其中14名來自于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他們與全球地區的同行們一樣面臨著同樣的轉型挑戰。IBM大中華區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的金融管理服務合伙人Suhas Bhide表示:“以北京改制的政策為例,即要求所有國有企業的改制團隊中,必須要有財務相關人員,以針對企業資產、資金、財務未來的組建做完整的統籌與安排,這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大中華經濟體尤其重要,以單一城市北京為例,即有30萬以上的中小企業(不含個體工商戶等),由于中小企業在公司治理中特別重要,CFO在此扮演的角色必須由傳統的會計、財務調度人員,轉化為企業的管理者,才能成功協助企業成長,加快國際化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