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政策法規 -> 政策解讀

2008年全球礦業政策概述

2010/5/13 9:28:12       煤炭網

    2008年,世界礦業與金融市場一樣風云突變。當礦產資源在全球的爭奪進人了白熱化階段的時候,美國次貨危機所引發的金融風暴蔓延全球,資本市場短期內出現急劇投資緊縮,全球礦業經濟在不同程度上受其牽連。2008年下半年金融風暴在全球擴散,金融貨幣政策是各國政府最棘手的問題。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從2008年11月開始,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美國等礦業發達國家在內的全球礦業市場反映出低迷的走勢,由于市場供過于求,煤炭、鐵礦石、鋼材等礦產品價格開始走低,各國的礦業公司在寒冬中掙扎。由于各國政府對金融危機探底的預期不明朗,各國金融救助計劃的目標與策略各不相同,礦業政策大動作調整期還未到來,且各國對本國的礦產品采取保護主義態勢有所抬頭。預計在2009年各國的金融救援計劃明確出臺之后,礦業將進人振興政策的調整期。 

    從全年對礦產品的關注程度來看,能源礦產品受關注程度仍然是各國礦業政策調整的焦點,遠超一般礦產品。各國對石油、煤炭等礦產的政策以稅率等技術性手段調整為主。從礦業發展趨勢來看,相當多的國家意識到新能源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環境改善的重要性;從各國對礦業重視程度來看,依靠礦業來推動和改善國內經濟發展的國家不在少數,礦業在許多國家地位更為重要?梢哉f,各國礦業政策越來越務實,由單純以礦業利潤為最終目標而簡單地開放國內市場,轉變為更看重礦業的戰略地位和國家對礦業的掌控能力。 

    一、能源篇 

    1.石油價格暴漲暴跌,稅率調節成為主要手段,發展新能源、減少對石油的依賴幾乎成為所有石油消費國的共舉 

    (1)上半年應對油價大幅上漲,全球多個國家調節稅收政策,石油進口國與出口國稅收目的截然不同 

    2008新年伊始,油價開始大幅上漲,到年中達到近147美元/桶,一些國家尤其是石油進口國苦不堪言,出口國歡欣不已。為了減輕消費者負擔、增加開采和進口量,許多國家采取了調整稅收政策。 

    歐洲、亞洲、南美洲的進口國紛紛降低石油相關稅收,以解燃眉之急。 

    為了緩解燃油價格飄升對消費者構成的壓力,意大利、波蘭和法國等歐盟多國紛紛降低增值稅和消費稅。而為彌補因消費稅降低而造成的財政損失,意大利政府增加了對石油公司企業所得稅的征收比例。波蘭政府考慮采取削減汽油稅政策。作為歐盟石油增值稅率最高的國家,英國多名議員呼吁政府進一步延期燃料稅收漲價的計劃。作為歐盟國家收人的主要來源增值稅和消費稅的削減,意味著歐盟國家的財政壓力進一步增大。 

    菲律賓、印度等亞洲石油進口國紛紛取消進口稅,保障石油公司穩定經營并增加進口。印度通過了一項關于提高燃油價格、降低原油和燃油進口稅及消費稅的決議。菲律賓政府取消了對原油的所有進口關稅。2008年11月,阿根廷政府頒布稅收優惠計劃,稅收優惠計劃主要包括降低石油產品的出口稅和提前退還增值稅等,鼓勵企業在石油勘探、生產和煉油領域進行投資,增加石油產品的市場供應。 

    出口國方面趁勢出擊。為了在油價高漲的機遇中贏得更多收入,俄羅斯政府降低了國內的石油開采稅,鼓勵石油公司開足馬力增產。俄羅斯政府把提高石油產量、推動石油加工業發展當成一項重要任務,并將采取一系列稅收措施。俄羅斯政府批準了一項有關從2009年起為石油公司削減稅收負擔的議案。從事勘探作業的石油公司將獲得10年的免稅期,而從事勘探和生產的石油公司將得15年的免稅期。這一項減稅政策的實施等于每年為石油公司增加1650億至1750億盧布的收人。且從2008年12月1日起,俄羅斯石油出口稅可能降至每噸192.1美元。 

    (2)下半年石油價格暴跌,一些石油出口國承受著巨大壓力,迫不得已進行減產和增稅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8年下半年國際油價急劇下滑,使經濟高度依賴石油出口收人的12個歐佩克石油輸出成員國面臨嚴峻考驗。2008年10月24日,石油輸出成員國宣布自當年11月1日起日減產原油150萬桶,以阻止油價進一步下跌。倘若此次減產決定仍不能遏制油價下滑,將考慮進一步減產。即便這樣,油價在12月依然持續走低。 

    在歐佩克成員國中,委內瑞拉屬于經濟對石油依賴較強的國家,油價急劇下跌、產量降低對于委內瑞拉政府財政收人和經濟的影響十分顯著。根據委內瑞拉議會2008年12月通過的2009年財政預算,2009年的石油收人將大大縮水。受此影響,委內瑞拉政府將被迫進行財政政策調整。委內瑞拉政府可能通過提高稅率、增加新稅種等方法增加財政收人。此外,委內瑞拉政府一直對國內汽油進行高額補貼,出于減少支出的需要,2009年可能會適時提高國內汽油價格。委內瑞拉政府也有減產的任務。如果油價持續低迷,委內瑞拉石油業的投資也將受到嚴重影響,一些新項目更無法上馬。 

    伊朗是歐佩克第二大產油國,石油是伊朗的支柱產業。2008年12月3日伊朗政府首次公開承認,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暴跌,伊朗利益嚴重受損,急跌的油價已經使伊朗脆弱的經濟受到威脅。伊朗政府將被迫削減開支,大力發放補貼,以及增加稅收。 

     (3)各國紛紛開始要減少對石油的依賴 

    能源政策,是關乎國家未來的根本大計。任何經濟實體的發展都離不開能源,很多國家在能源上都嚴重依賴石油。一年來,石油市場可謂是跌宕起伏,在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猛漲至147美元/桶的輝煌后,狂跌到年底近40美元/桶的低谷,即便在巴以沖突的交戰中國際原油價格稍有抬頭,仍回力不足,但無論如何這已讓很多對石油高價手足無措的國家有了喘息之氣。然而在經歷了油價高漲的驚心動魄之后,美國等消費大國越來越意識到,其自身正從優勢轉為劣勢,求人不如求己,減少對石油的依賴也確是很多國家的無奈之選。 

    美國提出對石油的需求在10年內降低20%的政策目標,確定強制性燃料標準。增加可再生燃料及替代燃料的供應量,降低美國汽油消費量,到2017年將減少85億桶的汽油需求量20%。這都是為了減低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英國可再生能源法案中規劃,2020年對石油的依賴性將下降7%。瑞士加大在節能和可替代能源方面的研發和創新力度,以減少對價格飛漲的石油的依賴。柬埔寨計劃建造一座核電站以及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越南推出了一種當地制造的混合乙醇汽油,意在“保證國家能源安全、減少對石油產品的經濟依賴”。波多黎各政府將投資1.65億美元用于風力發電,這樣做的目的亦是,到2015年之前對石油的發電依賴減少20%。菲律賓強調今后必須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 

    在當前形勢下,即便石油進口國可以不必為購買高價石油而心急如焚,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仍然意識到,不能對石油有進一步依賴,為了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必須大力開發新能源。全球似乎正向一個不依賴于石油的時代—“后石油時代”邁進。 

     (4)石油戰略儲備政策要與時俱進 

    在降低對石油依賴程度的同時,一些國家為了國家能源安全,繼續進行石油儲備和調整石油儲備政策。同時,這也是世界強國欲掌控國際能源市場野心的顯露。 

    2008年美國石油戰略儲備計劃實施得很成功。年初,在石油價格持續走高的時候,美國堅持國家石油戰略儲備計劃繼續實施,但是到了5月份,美國能源部宣布,為避免刺激美國國內汽油價格繼續走高,美國政府2008年下半年將暫停增加戰略石油儲備。石油價格在金融危機發生后,連續跳水,跌破每桶50美元。12月美國能源部宣布,下月將恢復填補戰略石油儲備?礈蕛鋾r機,把握住市場行情,是美國在2008年成功實施石油儲備的關鍵。 

    歐盟計劃修改石油戰略儲備制度。在2008年4月,歐盟委員會發起公眾咨詢,計劃對歐盟現行的戰略石油儲備制度進行修改,以更好地應對高油價時代的形勢變化。由于地緣政治等因素,石油供應中斷的風險在加劇,從中長期來看,石油供應將難以趕上需求增長的步伐,因此歐盟有必要完善石油戰略儲備制度。 

    俄羅斯政府也在考慮建石油儲備,保持政策獨立。通過建立石油儲備,俄羅斯未來能夠對全球石油市場實施更為有效的調控。 

    (5)倡導再生能源、清潔能源等新能源政策,推行環保政策 

    由于2008年上半年油價飄升,各國都在絞盡腦汁應對高油價,力推新能源政策幾乎成了眾多礦業國家的共識,金融危機到來也沒有令其改變初衷。 

    當選美國新總統的奧巴馬曾多次表示,就任總統之后美國每年將在清潔能源上投資150億美元,發展安全核能和清潔煤炭技術。清潔能源投資不僅能減少美國對外國石油的依賴,而且將創造500萬個與清潔能源相關的就業機會,幫助美國走出經濟危機。 

    歐盟委員會著力推進新能源政策,加強能源多樣化,保障能源供應安全并提高能效,建議利用多種手段鼓勵節能,并且通過立法確立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開發目標。在金融危機發生后的2008年11月,歐盟委員會公布的2000億歐元的歐洲經濟恢復計劃也提到,首先應該投資于能源效率領域,節省能源,還要投資于清潔技術。除了對經濟發展的考慮,歐盟經濟恢復計劃中還多次提到發展低碳經濟,增強能源安全?梢,改變能源使用策略,是歐盟對未來能源的一個重要指向。歐盟中,英國政府對燃煤電站的溫室氣體排放也要出臺更加嚴厲的措施,提高環保要求。德國政府也出于保、安全和節省成本等考慮,決定在2018年前關閉有煤礦,逐步放棄已初具規模的核電,大力開發太能、風能和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 

    加拿大通過可再生燃料標準的立法,規定到20年前在加拿大出售的汽油中含有5%乙醇。這項法還規定2012年前在該國出售的柴油中有2%來自于再生資源。 

    除了歐盟、美國、加拿大,一些發展中國家也大推行環保。2008年8月,中國最高立法機關表決通:了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循環經濟促進法》,在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越南計劃大力發展環保產業以便到2020年該國的環保產業能足以處理因國家快速發展帶來的污染。 

    2.煤價高漲再掀全球煤礦開發熱潮,貿易保護主義可能抬頭 

    在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長、石油價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煤炭地位凸顯出來。2008年上半年油價高李的時期內,受一些地區惡劣天氣、國家能源政策、全J需求旺盛等因素影響,煤炭價格快速攀升,甚至高于油價格的上漲幅度,由此引發了煤礦開發熱情,呈現{以下幾方面的特點。 

    一是,主要產煤國紛紛增加產量。即便在美國煤礦開采申請批準越來越嚴格的情況下,2008年煤炭產量仍達11.9億噸,煤炭出口達到8900萬噸,成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首位全球主要煤炭出口國。2008,澳大利亞全國新投產煤礦產能達到1860萬噸,比2007年產量增加5%。南非針對早前時間出現的電危機,通過增加國內煤炭生產供應,擴大港口吞吐能的計劃,來緩解能源供應不足問題,實現出口更多煤的目標。印度政府為提供保障經濟增長的足夠能源,除增加煤炭進口外,還要求國內公司提高煤炭產量,計劃2012年煤炭產量比2008年增長50%,達到6.5億噸。俄羅斯政府表示煤炭將在未來占主導地位。烏茲別斯坦計劃加大煤炭在能源需求結構中的份額,為了一步擴大煤炭的開采,目前烏茲別克斯坦正在制定國家煤炭領域發展規劃,2010年前使煤炭能源占有率從2002年的4%提高到15%。

    二是,加大海外煤礦開發投資。這其中既包括煤炭生產大國,如中國、印度、美國等,也包括主要依靠進口的日本、韓國等資源貧乏的國家。2008年4月中國神華集團公司宣布將投資開發蒙古、澳大利亞等國煤礦。印度表示將投資南非煤礦的開發。從策略上講,海外投資一方面可以保證國內煤炭供應,另一方面可在煤炭價格上漲的過程中獲取收益。 

    三是,停產煤礦重新恢復生產。隨著清潔煤技術的發展和近期煤炭價格的上漲,英國已有兩座礦井恢復生產。而在21世紀初曾因為開采成本高而關閉了所有煤礦的日本,受國際煤炭價格大幅上漲的影響,三井公司已經表示計劃重新開發北海道的煤礦。這是自1995年之后13年來,日本在國內開發煤礦。

    在保證各國內能源安全的同時,一些國家也在探討國家煤炭政策,出臺限制煤炭出口等方面的規定,保證國內能源的自足,而隨著金融危機的影響,資源保護和礦業貿易保護主義似乎在抬頭。南非礦業能源部重新審視了國家煤炭政策,在2008年底前出臺相關政策,限制煤炭出口,以滿足國內需求。越南為了滿足國內需求,2008年已經停止了對荷蘭、中國香港、南非、捷克、新加坡、瑞士等6個地區的煤炭出口。隨著未來煤炭進口量的增長,越南也將會出臺煤炭進口及生產政策,規范進口渠道,保證國家的能源安全。2008年8月孟加拉國討論了國家煤炭政策草案的細節問題,并由能源部進一步詳細審理和制訂。 

    3.發展核電成為一些國家的新選擇 

    對于經濟落后、煤炭資源匱乏的非洲國家來說,發展核電已成為他們在開發新能源方面的選擇之一。南非、贊比亞、尼日利亞等一些非洲國家通過制定鈾礦相關政策,建立核電站,開辟核能市場。 

    在南非地區,贊比亞制定鈾礦開采法律,這部法律對于一直以銅和鉆為礦業主導的贊比亞礦業發展來說,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贊比亞制定了鈾礦開采、存儲以及出口法律,禁止轉移和利用鈾礦石制造核武器或核設施。這部對鈾礦石和其他放射性礦石進行勘查、開采和加工的法律將簽發鈾礦的開采和出口的權利賦予了礦業部長,以此來保障礦石出口的正規渠道,也為贊比亞的鈾礦開采鋪平了道路。根據法律,礦業公司現在可以向贊比亞當局自由申請開采活動。擁有豐富的銅礦藏的贊比亞在發現鈾礦藏后對礦業公司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大。南非為了緩解電力危機,內閣批準了核能政策,讓這個受爭議的技術在減輕電力短缺過程中發揮作用。政策的目的是增加核電在發電業的作用,作為南非能源多樣化的一部分,可以保證能源安全。同時核電政策將改變南非過度依賴煤電的局面。 

    東非國家肯尼亞也正在加人積極發展核電的行列,準備建立核電站,以增加國內電力供應量。 

    北非大國埃及發展新能源也首選核能。除此之外,尼日利亞已積極開發核電項目。 

     二、礦法篇:修改礦法是礦業永恒的旋律 

    1.一些國家的礦法已跟不上時代變化的步伐,對礦法的修訂提上日程 

    近年來由于金、銀、銅和鈾礦的價格不斷飛漲,短時間內美國礦業公司礦業權申請數量激增的局面得不到控制,一直沿用的1872年美國通用《礦業法》已經不適用。作為西部大擴張的遺留問題,1872年《礦業法》對于公有土地上的礦業開采具有優先權,而且不用交付權利金,也不需要提供最低環境保護,這樣一來,將來廢棄的礦山和受污染的河流形成破敗的景象可想而知。早在20世紀80年代,美國議員就提出修改1872年《礦業法》。2008年6月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保守黨議員建議參議院修改1872年《礦業法》,而且呼聲愈來愈高。隨后亞利桑那州代表敦促國內官員采取緊急措施,保護鄰近美國大峽谷地區的鈾礦開采所破壞的土地?梢,對于美國而言,現在要做的就是起草一份較為實際的修訂案,預定投票時間,在委員會審議中得到通過。 

    加拿大安大略省也計劃進行礦法修改,2008年12月,北方發展與礦山部希望用更多的時間對礦業社區、土地所有者和礦業工業等方面的未來發展變化進行更多的商討。新礦法修改截止日從12月推遲到了2009年的1月15日。安大略省當前的礦法已經實施100多年了,因沒有對勘查采礦公司與當地社區之間如何進行協商做出明確規定而受到批評。新礦法力爭達到有效而適中的立法目的。 

    巴西礦山能源部從10月開始進行礦法改革。巴西礦山能源工業可能起草新的國家礦業法,使礦法與時俱進。新礦法有可能將成立新的部門來規范和代替礦山能源部的國家礦山生產局(DNPM),新機構也會賦予規范礦業稅收的權利。國家考慮打破對鈾礦的壟斷。 

    非洲的一些國家進行了礦法修改。2008年6月厄瓜多爾新礦業法的修定已基本完成。新法通過國家礦業公司的方式為國家開展礦業活動開綠燈,建議每個礦業企業自生產開始就計算礦業稅金額,然后減除企業在礦業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為開采礦業,提案決定調整礦業權,由國家重新簽訂開采合同,未能履行合同條件、期限和義務的公司將失去礦權。在環保上,新礦業法采用智利等國的一些礦業規定,為測定礦業開采產生的污染水平,制定了圖表和指數。新法將建立一種機制,即勘探階段不限制礦權數量,但限制礦權面積。但當勘探階段結束時,礦權人只能拿到開始申請時的50%面積,當開始開采時,最多開采5000公頃。該法對保留已批復的礦權制定了苛刻的條件,強迫礦業企業按公頃和年份進行最低投資額。新礦業法為礦業大規模的發展提供了可能,也希望新礦法的實施能夠出現一個社會經濟發展和進步的好結果。2008年7月,即將出臺的委內瑞拉新礦業法可能推行礦業國家所有制。這一政策將迫使一些在委內瑞拉的礦業公司轉為合資企業。2008年西非共同體醞釀頒布一部統一的礦產法,旨在協調統一本區域各個國家的標準、資源政策和招商合同條款等,既促進西共體成員國的團結和和諧,又吸引外國投資,還要讓人們享受到資源開采所帶來的收益,同時為子孫后代保護好環境。這項擬法程序已于2008年4月4日在尼日利亞的阿布賈啟動。 

    蒙古雖然實施了新礦法,但仍需調整。蒙古自2006年修改并頒布了礦法后,受到質疑頗多,且隨著國際市場上黃金、銅、煤等大部分礦產品價格的_[漲,礦產領域的投資迅速增加,出現了諸多問題,如礦產儲量統一登記、規劃、集中政策管理欠缺;礦產領域沒有規劃、沒有標準等諸多問題。2008年1月,蒙古國政府召開非例行政府會議,擬再次修改礦產法,并計劃對以下內容進行修改:①禁止出于銷售、贈予、抵押、繼承目的轉讓礦業權;②重新以法律形式明確“國家礦產統一基金”;③統一明確礦業開發的國家參與比例,依據民法協調礦權人的權利義務,明確有關授予礦權的開發特別許可,以及礦權變更、終止、轉讓、抵押依據和規定。 

    2.一些國家進行了與礦業安全與健康相關立法的修改 

    從2008年10月1日起,澳大利亞昆士蘭政通過新征礦業安全與健康稅來加強昆士蘭州礦山工人安全與健康的管理。2008年5月,昆士蘭政府對1 999年《采礦與采石安全健康法》進行了修訂。修訂草案明確了對地下開采活動的規定,闡明授權的監督人員利,對于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等。2008年11月,南非通過了新《礦山安全法》,法律加強了對違反憲法的礦業公司管理和對發生事故的礦業公司管理人員外逃行為予以更嚴厲的懲罰。新修訂的《礦山安全法》是要讓礦業公司的經理明白,他們需要對礦山死亡和重罰負責。但新的《礦山安全法》遭到一些抵制,認為不利于南非的礦業投資。 

    3.一些國家實施礦法修改多年,但仍無最終定論 

    印尼目前使用的礦法是1967年的礦業基本法,隨著礦業形勢的不斷變化,實施40多年的礦業法嚴重阻礙了礦業發展,5年前,印尼的礦法修改就已經提日程。2008年最后的新礦法還沒有出爐,但是新的一些相關政策已經明確。如印尼新礦法規定外商合約須與國營公司簽。在礦業、礦物與煤炭法令中,政府將簡化批準手續,以由政府頒發的期限較許可證替代開采合約,這一舉措表明政府在貿易環境方面趨于保守的傾向。新法規定下,許可證分為戰略礦產開發區域、非戰略礦產開發區域和小型礦產開發區3類,由不同部門發放。另外一條新規定是礦產品在出口之前必須在當地加工。 
中國關于修改《礦產資源法》前期的研究、《礦源法》的修改及配套法規建設研究已于2004年開始,但一直沒有進展。隨著這4年來礦業行業發生巨大變化,礦產法修改的難度在不斷地增加。2008年,中國國土資源部“兩法”修改工作領導小組進行了多次礦產資源法修改草稿的討論和研討,對當前存在的中國礦業準入門檻偏低,礦業權的財產屬性,審批權限問題,小礦山數量多、規模小、布局也很不合理等諸多問題進行討論,提交了《礦產資源法修改草稿》,但仍沒有最終定稿。預計在2009年相關部門會加快礦法修改的推進速度,礦法修改工作亦對未來中國的礦業市場有良性推動作用。 

    4.一些國家的礦法修改是擬對個別對象的政策調整 

    2008年6月秘魯政府通過國家立法的方式,對礦業總法進行了修改,新法令旨在規范小型礦業企業的礦業開發活動。根據該法令,地方政府將可以對小型企業的生產設備能力、利潤和礦山面積進行檢查和處罰。檢查的范圍還包括那些已經作為小礦主在能源礦業部礦業局登記和未登記的礦工。根據該項法令,地方政府將主持小礦業生產者和礦權人之間的協議或開采合同的規范化工作,提高這些小礦的開采技術和管理水平,使其對礦藏進行合理開發。金礦開采是馬里的重要經濟來源,馬里修改礦產法中關于金礦開采的相關內容,國家在金礦開采中所占股份比例可能從目前的20%提高到35%左右。 

    三、投資與收益篇 

    1.多國加大礦業投入,積極鼓勵礦業發展 
    加強礦業勘查投人、并鼓勵礦業投資是一些國家依靠礦業帶動全國經濟的一個重要手段。從礦業投資的規模可以看出,礦業在國家中的受重視程度,亦可見其礦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2008年,俄羅斯政府批準了自然資源部起草的《2020年前礦物資源利用綱要》。新綱要重點是增加礦物資源勘探投入,特別是東西伯利亞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勘探投人。新綱要指出,增加對東西伯利亞的投資可加快尋找石油天然氣。近年俄羅斯政府資源勘探投資預算不斷增加,2008年已增加到220億盧布。俄羅斯將在2020年前使國家在資源勘探上的支出翻一番,達到230億美元。這項已由內閣批準的提案將使俄羅斯可以從2009年就開始加快勘探速度。這筆支出中的一半將被用于石油和天然氣勘探,其中石油儲量豐富的東西伯利亞地區將獲得55億美元。俄羅斯計劃增加4000噸黃金、8.63億克拉鉆石、42萬噸鉛和鋅、130萬噸銅和30億噸煤。 

    除了俄羅斯,菲律賓、印度等政府也在2008年加大了對礦業投資。2008年菲律賓礦產業投資額達到9億美元,同時礦業發展也為其國內就業帶來好處。2008年4月印度出臺新的礦業政策,旨在鼓勵大規模投資和促進就業機會,未來6年內對礦業的投資預計可達5萬億盧比,可解決100萬人就業。2008年12月,盧旺達政府就礦產業出臺一系列政策法律,以促進國內外投資者開發該國礦業,并希望在未來5年內礦石出口收入達到2億至2.5億美元。出臺明確的政策法規以保護礦業投資者利益,法律將允許投資者長期租借礦山。 

    一些原以礦業環境或政治條件為由禁止開礦或限制某些礦種開采的國家,如今開始解除禁令。2008年哥斯達黎加簽署法令,在保證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環境的前提下,解除自2002年開始實施的有關禁止在該國進行礦產資源勘探開采的法令。今后所有有意在哥斯達黎加進行礦產開發的企業首先都要滿足一系列嚴格的環保要求,包括完善的環境管理體系(如每砍伐1棵樹要補種3棵)、保護礦區的地表和地下水資源不受污染等。開采企業還要幫助當地政府制定和執行有利于地區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計劃,以使當地居民從礦業開采中受益。利比里亞政府從2008年7月30日起取消鉆石開采禁令,人們即可開始申請鉆石開采、出售和代理執照。2001年由于聯合國認為利比里亞前總統利用該國鉆石收入支持內戰,對該國鉆石業進行了制裁。隨即利比里亞政府宣布暫停其國內的鉆石開采和貿易。2008年4月,聯合國在認為新政府有能力保證鉆石貿易有序進行之后,取消了制裁。此后,利比里亞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希望將鉆石業帶入正軌。 

    2.開放或收緊礦業領域,不同國家亦不相同  

    一些國家(如厄瓜多爾)對外國公司侵占本國礦業利益開始采取行動。厄瓜多爾政府發布法令收回外國公司的特許經營權。這是由于歷屆政府已發放的礦業特許經營權累計已達到4000多個,其中大部分被加拿大和美國的大型私人礦業集團獲得。政府指責一些外國礦業集團獲得該國礦業經營權后長期不進行投資,而是通過轉手買賣牟取利益,從而損害了厄瓜多爾國家利益。厄瓜多爾制憲大會將在近期舉行投票,一旦該法令獲得通過,厄瓜多爾政府將控制80%的礦業特許經營權。 
   在對礦業領域的控制權普遍收緊的潮流中,一些國家也在盡力吸引外國的資本進入。這些國家有的是長期持保守態度、國家占礦業主導位置,也有從未對礦業相關領域開放的國家,還有些是發展中國家。 

    伊拉克新能源法大力鼓勵外國能源企業在伊拉克進行投資。新能源法公布后伊拉克將很快與一系列國際能源公司在油氣領域建立戰略伙伴關系。新能源法會最大限度地放寬外國投資者在伊拉克能源項目中的投資和合作范圍。墨西哥現行法律不允許私營企業參與石油天然氣和電力產業運營,在相當程度上削弱了該國能源行業競爭力,因此墨西哥擬立法開放部分能源產業投資領域,通過能源體制改革,使能源產業鏈條中某些特定領域逐步向本國私人和外國投資者開放。2008年,突尼斯向法國和澳大利亞公司發放石油勘探許可。這是2008年以來突尼斯首次向外國公司發放石油勘探許可。2008年11月,印度尼西亞把本國9個區塊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權授予了包括美國?松梨诠驹趦鹊膰鴥韧饽茉垂。與突尼斯向外國發放許可證意義不同,印度尼西亞在過去的幾年里已從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一個前成員國轉變成了一個原油凈進口國。印尼再次向國內外能源公司提供新的勘探權和勘探金融激勵機制,目的是阻止本國石油產量的持續下降。越南鼓勵外商投資煤炭工業,允許外企在紅河平原地區勘探和開采煤炭,優先實施可用越盾或易貨方式結算和不需要政府擔保的項目。烏茲別克斯坦也努力吸引外商投資本國的煤炭行業。 

    3.依靠稅收,調整礦業行業多方面利益  

     稅收調節是礦業政策調節的一個重要手段,可以發揮多種作用:調節政府、企業收益,保護國內礦業企業等。因此2008年,面對礦業經濟的動蕩不定,很多國家依然是靠稅收政策的變化來應對。 

    依靠稅收調節政府企業收益的國家有澳大利亞、贊比亞。2008年11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提高了煤炭權利金征收比例,提高到10%。通過此舉,政府可以從煤炭收益中獲得更多的利益。而西澳大利亞對于權利金的使用出臺新的政策。新政規定礦業權利金收入的25%歸地方所有,且要用于基礎設施和服務的建設。管理該項目經費的人員表示還將通過立法確保持續支持和有效實施地方權利金的作用。2008年1月,贊比亞為了確保從高漲的國際銅價中獲益,政府將把采礦業的平均稅率提高到47%。按照此次提稅方案,贊比亞政府將對礦業公司的利潤實行調節稅率,并加收暴利稅,此舉可使贊比亞政府在2008財年增力4億美元稅收。但該新政受到了多方面的抵制。 

    依靠稅收政策,鼓勵礦業投資的國家有阿根廷。2008年11月12日,阿根廷政府頒布稅收優惠計劃,鼓勵企業在石油勘探、生產和煉油領域進行投資,增加石油產品的市場供應。稅收優惠計劃同樣適用于那些旨在擴大石油和燃料產量的投資項目。稅收計劃主要包括降低石油產品的出口稅和提前退還增值稅等。 

    依靠稅收保護國內礦業行業的國家有越南、印度。越南政府將對《自然資源稅法》第6條進行補充修改,摧提高礦產資源的出口稅,并從2008年1月1日起,對1181種商品調整稅率。原油、金屬礦和煤炭等原商品出口稅率上調。廢舊鋼鐵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從30%一40%下降到10%一30%,廢舊有色金屬最低稅率和最高稅率從40%一50%下降到10%一40%。2008年12月,印度政府宣布取消鐵礦石粉礦出口稅和削減塊礦出口稅至5%。此舉也是為扶持本國礦山企業,畢竟鐵礦石是其出口支柱產品。 

    還有一些對礦產品的稅率進行重新規定的國家,如哈薩克斯坦、莫桑比克。哈薩克斯坦政府提交議會審議的新稅法草案規定了一些主要金屬及非金屬礦開采的稅率標準。2008年2月莫桑比克出臺了有關石油和礦業稅收法規。莫桑比克政府批準了第12/2007號、第11/2 007號法所規定的《石油生產稅法規》和《礦業經營活動特別稅法規》。 

    四、礦業與社區篇:礦業開采與社區人民的環境矛盾、經濟利益引以重視 

    2008年,因礦業開采引起環境破壞、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環境、危害居民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不斷增多,發達國家也不例外。 

    影響礦業社區居民生活的事件越來越多。在美國科羅拉多州,采礦申請數量的激增及大量的開采行為使拉斯維加斯地區的飲用水受到影響。在美國科羅拉多河流域10公里內的采礦申請從2003年的2586件激增到2008年的5545件,大量的采礦活動威脅了科羅拉多州附近的水域,有些官員希望在批準礦業開采之前仔細評估飲水質量。存在開采與飲水問題卻沒有相關法律可以控制,因此也引發了許多環境部門官員要求修改1872年礦法。英國北部的3萬英畝公有和私有土地因為鈾礦的開采而可能受到污染,而由于鈾礦的開采和生產,在該地區大概有超過100萬人可能會受到影響。位于北極圈以北的阿拉斯加州村莊的全體村民向美國舊金山地區法院提交訴訟,控告24家能源公司企圖將其造成的腐蝕破壞歸結于全球變暖作用。這些公司的溫室氣體排放造成大氣變暖,海洋冰川消融,而這些冰川過去保護他們不受冬季暴風雪的襲擊。由于村子受到暴風雪的破壞,房屋和建筑物面臨墜入海中的危險,地面也可能塌陷。這起訴訟是繼聯合國氣候變化小組去年全面提出人類對全球變暖作用之后許多此類案件中的一個。2008年4月,厄瓜多爾起訴美國能源巨頭雪佛龍。厄瓜多爾政府指控雪佛龍于1964年至1990年之間,給厄瓜多爾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并要求該公司做出總額165億美元的污染損失賠償。 

     除了環境的破壞,采礦行為也在危害居民生命。去年瑞士礦業公司在澳大利亞的艾薩山生產了22.6萬噸鋅及10.4萬噸鉛,結果2008年5月,澳大利亞礦業小鎮艾薩山45名兒童驗出血液鉛含量超出世衛建議的安全標準,有兒童更超標兩倍,受害人已向當地政府提出起訴。 

    除了礦業公司的開采行為對居民日常生活、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的極大危害之外,礦業公司與當地居民利益關系的妥善處理也引起關注。 

    南非開始重視礦業與社區人民的利益關系。按照《南非礦業憲章》和《黑人經濟振興法案》的要求,南非所有礦業公司必須重新向政府申請生產執照。南非礦業與能源部將在礦業憲章要求對“黑人”群體予以經濟補償的基礎上,對舊執照進行核發。同時,借此機會將南非“黑人”公司帶人國家重要產業—礦業的管理和運營之中。難能可貴的是,南非政府對于礦業公司與當地居民的關系問題認識更為深刻,政府提醒所有的礦業公司當地居民從礦業經濟中受益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政府相信如果當地民眾的利益受到保證,他們是不會反對在該地區采礦的。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政府能夠站在民眾利益角度,考慮礦業管理的問題,具有一定遠見,也值得各國政府為之深思。 

    縱觀2008年全球經濟,礦業在各國經濟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從2008年全球礦業政策調整的特點和規律來看,礦業經濟全球化越來越顯示出強大威力,采取的調整手段趨于同化,全球礦產品價格波動引發的各國相應的稅收、技術等礦業政策調節的手段大同小異。礦業尤其是能源與各國經濟、政治命運的聯系愈加緊密,這種密切的關系在一些國家已被升華到戰略高度。從民眾對礦業的角度來看,可謂“愛恨交加”,礦業地區居民遭遇和忍受的礦業危害廣泛存在。從礦業發展在資源、經濟、環境系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來看,以人類生存和發展為根本利益的權衡、堅持可持續、循環礦業經濟和以人為本的科學理念是全球礦業發展的硬道理。 

      來源:國土資源情報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