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趙辰昕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碳中和:困局與破局”論壇上發言時表示,當前國際能源市場動蕩、極端天氣等都影響到減排進程。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到“雙碳”工作面臨諸多挑戰,實現“雙碳”目標絕非易事。國家發改委將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積極就能看出我們的態度,但我們也要把握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所以我們要穩妥。
實際上,雙碳目標提出后,能源市場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包括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讓這一目標的實現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困難。
“國際能源市場動蕩,能源價格高企,歐洲去年不少國家重啟了煤電,這都使減排進程遭遇到波折,我國也遇到了一些情況,包括去年夏季我國四川地區遭遇到了有完整氣象記錄以來最嚴重的干旱高溫天氣,川渝地區出現了電力嚴重短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趙辰昕在論壇上表示。
趙辰昕提到,“國際國內各種情況都在不斷地提醒我們,一定要充分地認識到雙碳工作面臨諸多的挑戰,實現碳達峰更進一步的實現碳中和絕非易事,不會一蹴而就,需要付出艱苦的努力”。
因此,圍繞雙碳目標,趙辰昕稱,我國重點在推動三方面工作:
第一是深入推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中國的資源稟賦是煤炭儲量多,少油缺氣,但它也需要一個過程,要立足以煤為主的國情,但用煤也不是敞開了用,而是清潔高效利用,嚴格控制煤炭新增量,即“三改聯動”,節能降碳、靈活性和供熱改造,通過“三改聯動”使度電的煤耗大幅下降,目前我國度電煤耗平均下來是全球最低的。
第二是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國沙漠戈壁荒漠規劃建設4.5億千瓦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現在可再生能源的裝機已經超過12億千瓦。
第三是不斷地夯實能源安全基礎,要在安全替代的情況下去實現能源轉型,包括要建新型電力系統,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統籌把握好破與立的持續節奏和力度,持續調整能源結構,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的保障,為實現雙碳目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了上述三方面發力的方向,企業在這個過程中的不斷創新仍將發揮主要作用。
“科技創新是關鍵支撐,廣大企業是創新發揮作用的主力軍和生力軍。”趙辰昕還認為,我們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科技研發與商業應用有機銜接,提高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加大政府主導的科研資金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有能力的企業承擔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的科技項目,助力企業培育產業增長點和發展新動能。
另外,趙辰昕還進一步強調,要強化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不斷地拿出政策組合拳讓政策更加適用,更加有針對性。碳中和需要政府和市場和企業共同來發揮作用,要形成最大的合力才有可能最終實現。讓政府和企業都能夠最大力度的發揮作用,引導各類資源要素向綠色低碳發展集聚,支持企業在綠色轉型當中既朝著綠色轉型目標,也要實現更大的發展。
政企合力需要有效政策供給
一是強化頂層設計和宏觀指導。趙辰昕表示,在已有的基礎上不斷地進行完善政策,是政府發揮作用的重要方面。要根據形勢、環境、條件的變化,不斷地拿出政策組合拳讓政策更加適用,才能更有針對性,更加出效果。
二是加大綠色低碳政策供給。趙辰昕表示,中國與發達國家碳排放自然達峰情形不一樣。中國的碳達峰是政策驅動下的碳達峰,時間可能是全世界各國最短,壓力最大,要克服的困難恐怕也最多。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面臨很嚴重的發展問題,同時還要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所以需要更多有效政策供給。中國也將持續完善綠色低碳政策和市場化機制,落實節能降碳稅收優惠政策,用市場規律引導企業遵循;同時深化能源領域的價格改革,推出碳減排的貨幣政策工具;并構建碳排放的統計核算體系以啟動全國碳市場,通過制度革新創造更大發展機遇。
三是引導企業發揮創新主體作用。趙辰昕表示,推進“雙碳”工作,科技創新是關鍵的支撐,而廣大企業是創新發揮作用的主力軍和生力軍。中國將深化科技體制改革,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推動科技研發與商業應用有機銜接,提高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水平;同時會加大政府主導的科研資金對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有能力的企業承擔國家綠色低碳重大科技項目,助力培育產業增長點和發展新動能。
“其實我認為綠色低碳轉型是非常大的經濟增長點。我們要創新地尋找辦法,如果大家合力找到更多的辦法共同去努力,會引導世界經濟復蘇有更好的前景。”趙辰昕表示。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