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
促進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
2023年,我國原煤產量47.1億噸,同比增長3.4%。據測算,2023年煤矸石產生量8.25億噸,同比增長2.1%;煤矸石利用量6.07億噸,利用率73.6%,同比增長0.4個百分點。雖然煤矸石利用量和利用率穩步提升,但每年仍有2億噸新增煤矸石堆存,累計堆存量超過70億噸,形成矸石山2600余座,壓占土地面積約1.5萬公頃。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原副校長姜耀東提交《關于促進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的提案》。
“現有煤矸石無害化處置利用規模和能力不能滿足新形勢下生態環境保護及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要求。”姜耀東說。
姜耀東認為,西部地區溝深坡陡、溝壑縱橫,土地貧瘠,耕地資源稀缺,煤矸石用于西部地區黃土溝壑、露天開采內排土場、采煤沉陷區等地的地面回填土地復墾,是現階段規模化無害處置最佳路徑之一,在安全性、技術適應性、社會經濟環境綜合效益等方面也優于井下充填的規模化處置。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不僅可以緩解土地資源緊張,還可以修復生態環境,降低煤矸石堆積土地占用及對環境二次污染,有利于實現煤矸石就地化、規模化、生態化利用。
姜耀東指出,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大規模推廣應用還面臨針對性標準缺乏、監管細則需要完善、技術有待升級等問題。目前仍有部分項目不采取預防、監測等措施直接回填,導致管理部門和當地居民對回填項目的影響和效果存在疑慮。同時,由于跨區監管責任不明晰,部門間缺乏有效溝通,項目立項審批難、落地難的情況依然存在。此外,適應新形勢新要求的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與地災安全治理、生態環境修復融合技術以及高標準土地復墾區示范新技術仍有待加強。
為此,姜耀東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構建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標準體系。建議出臺專門針對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的國家標準,明確煤矸石地面回填復墾技術路徑,建立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環境監控的長效機制,出臺地方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技術規范,指導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項目建設。
二是出臺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監管辦法。建議健全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監管組織體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提升監管水平。推動自然資源管理、土地、環保、林草、農業等部門協同聯動管理,對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進行全過程監管,明確監管細則,構建獎懲機制。
三是推進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技術研發和示范。統籌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與地災安全治理、生態環境修復、新能源的融合發展,重點選取西部典型礦區,開展黃土溝壑區、露天開采內排土場、沙漠地區和采煤沉陷區的煤矸石回填土地復墾技術研發和示范試驗,打造高標準的農田、水土保持經濟林、優質牧草地、城市用地、工業用地等土地復墾區,形成煤矸石治理典型示范標桿工程。
四是重點支持陜蒙地區開展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項目。建議將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研究納入“十五五”相關規劃中,給予稅收優惠,設立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專項資金等支持,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入。協調自然資源、國土空間規劃等部門安排煤矸石地面回填土地復墾發展用地,出臺土地批復和產業扶持政策,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律等手段開展土地供給管理。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