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V欧美精品V日韩精品,免费A级毛片,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當前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碳市場發展面臨挑戰 綠色金融機制破局

2024/6/28 12:38:47       

進入2024年之后,中國的綠色化發展進程明顯提速。中央深改委在今年3月審議通過了《關于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城鄉建設發展綠色轉型。其后,《加快推動制造業綠色化發展的指導意見》、《2024—2025年節能降碳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落地政策也相繼出臺。在當前全球氣候變化日趨嚴峻的背景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已成為各國共同追求的目標。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綠色轉型壓力。

近年來,在人民銀行的推動下,中國綠色金融標準體系、信息披露、產品服務創新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中國境內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已達33.8萬億元,綠色債券存續規模約1.9萬億元,均居世界前列。然而,這一成績的背后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在6月19日召開的2024陸家嘴論壇“綠色金融制度創新與市場激勵”全體大會上,與會專家提到,中國目前面臨著綠色項目資金缺口巨大、綠色金融供給不足等多重挑戰。進一步把碳市場發展好,一方面要向其他行業擴容,另一方面需要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還需要有更多的創新產品和工具,最終形成從碳市場、碳定價到碳資產管理、碳信用的良性循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亞太部主任克里希納·斯里尼瓦桑指出,亞洲的新興國家每年需要1.1萬億美元才能滿足他們的氣候目標,目前還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安聯投資首席財務官托馬斯·辛德勒也表示,綠色轉型融資端存在不平衡,發展中國家每年大概需要2.4萬億美元資金以履行其《巴黎協定》承諾。

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院長王遙也認為,全球綠色投融資存在巨大缺口,因此引導更多的公共和私人資本流入相關投資以支持低碳發展實現是必不可少的舉措。其次,為落實巴黎協定目標,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在提升能源效率、降低燃料的碳排放強度、電氣化改革和土地用途改變等方面都亟需采取措施,及時制定適宜于本土化、國家層面的長期綠色發展目標與計劃,以提升自身的綠色融資能力和低碳技術儲備能力。

其次,中國目前綠色金融供給不足,資源總量方面存在供需不平衡。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長、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執行理事屠光紹表示,綠色金融的資源總量供給和需求之間存在不平衡,需要形成更好的匹配和平衡。同時,綠色金融的基礎設施和實踐活動之間也存在不平衡,需要加強綠色金融基礎設施建設以支持綠色金融實踐活動。

此外,綠色金融體系結構也存在不平衡。雖然綠色債券發展迅速,但綠色股權投融資發展不足,這與中國金融體系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發展不夠相關。同時,在服務對象方面,大企業受到較多關注,而中小企業特別是小企業的綠色轉型則需要更多的資源配置。

如何解決當前綠色金融面臨的總量不足與結構失衡的問題是重點。目前中國正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期,產業綠色轉型以及相關投資已經成為今后一個時期中國經濟投資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新動能。在王遙看來,預計我國未來三十年的綠色低碳投資累計需求將達487萬億元人民幣,仍面臨著巨大的資金缺口。

與會專家認為,面對多重挑戰,中國亟需探索綠色金融的制度創新和市場激勵,以更好地發揮金融資源配置引導功能,提升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三個擴容”來推動碳市場的發展:

其一,行業擴容。當前中國碳市場主要集中于電力行業,需要逐步向其他行業擴容,形成更加完善的碳市場體系。這有助于更好地發揮碳市場的作用,推動各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其二,投資人擴容。吸引更多的市場參與者進入碳市場,增加市場交易流動性,使市場更加穩定、市場價格更加有效。這有助于提升碳市場的活躍度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資本進入綠色領域;

其三,工具和產品擴容。創新金融產品和工具,將金融工具運用到碳市場中,推動碳定價機制的科學合理發展。這有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碳市場體系,為綠色轉型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持;

另外,需要加強與國際碳市場的對接與合作,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技術,加強政策支持和監管力度,推動中國碳市場健康、平穩、國際化發展。

未來,隨著全國碳市場運行平穩,銀行業持續豐富碳金融產品種類,推動碳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和發展,支持更多金融衍生品的開發,進一步激活碳金融市場,將為碳市場提供更加多元化和創新的投資和融資渠道。


煤炭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煤炭網www.zxbline.com "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煤炭網www.zxbline.com ",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著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如本網轉載稿件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盡快來電或來函聯系。

  • 用手機也能做煤炭生意啦!
  • 中煤遠大:煤炭貿易也有了“支付寶”
  • 中煤開啟煤炭出口貿易人民幣結算新時代
  • 下半年煤炭市場依然嚴峻
市場動態

網站技術運營:北京真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喀什中煤遠大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喀什煤網數字科技有限公司

總部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航豐路中航榮豐1層

京ICP備18023690號-1      京公網安備 11010602010109號


關注中煤遠大微信
跟蹤最新行業資訊